(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210)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思想觀念與以往傳統思維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主要表現為:第二,比例增大,逐漸低齡,傾向公開。第二,更加注重戀愛的體驗和過程。第三,戀愛觀念開放化,擇偶選擇多元化。第四,戀愛引起的問題增多。第五,情感轉移加快,戀愛周期縮短。第六,戀愛過程中發生性行為比例增加。[1]以往受限于封建傳統的影響,在教育領域,戀愛一直是禁忌話題。然而戀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步,戀愛觀也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對待愛情的集中反映。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自身理性道德不成熟,以及社會上各種影響,使得戀愛觀念出現諸多不良現象。
當代大學生很多人出于情感的需求,因寂寞孤獨的驅使,快速開啟戀情,及時行樂,把戀愛過程當做排解孤單的途徑,并不會做未來的長期規劃,雙方也并沒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只強調享受愛的權利,卻逃避愛的責任。因此常常出現戀愛周期短,開啟戀情節奏快的現象。
隨著大學生對戀愛性行為容許度增高,戀愛中發生性行為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很多大學生只是為了追求情欲的沖動或是不忍拒絕戀友的要求。然而數據分析顯示,女大學生對于戀愛中性行為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比男生大得多。并且大學生性行為安全防范意識較弱,采取措施的隱患多。[2]
《不寒而栗的愛情:因為不是處女,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折磨后自殺》一文近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宇芽被男友家暴等多起家暴事件再次喚起了我們對于戀愛中暴力行為的重視。調查研究表明戀愛大學生中精神暴力發生率高達65.6%,軀體暴力發生率同樣更高達36.3%,性脅迫發生率11.0%,傷害發生率14.5%,50%以上個體經歷過兩種以上形式的暴力。[3]戀愛階段的暴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終身。
失戀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明顯低于非失戀大學生,在抑郁焦慮強迫敵對恐怖偏執等測試因子中均有差異。[4]大學生失戀的挫敗感,內心的痛苦無法得到適當宣泄,容易陷入失落空虛焦慮等消極情緒中,甚至導致自卑以及抑郁,患得患失地回憶戀愛過程,進而使得大學生個體情緒混亂,內心痛苦,情感冷漠等。心理內在不適進而造成對學習無興趣,消極低沉,酗酒暴飲暴食等。如此持續的消極體驗容易使得失戀大學生面臨崩潰的威脅,甚至走上絕路。有過痛苦的失戀經歷的大學生對于傷害會表現出極度敏感,對于周圍事物懷疑不信任。
對于高校而言,重視大學生戀愛教育是德育必不可少的一環??刹扇⌒睦砥詹榈确绞搅私鈱W生戀愛的心里狀況。同時高??梢蚤_設課程進行戀愛觀教育彌補中學時期學校關于愛情觀和性教育的缺失。并且可以通過???,櫥窗,公眾號等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相關教育引導能力也是解決不良戀愛現象的重要舉措,以此加強大學生的素質訓練與心理輔導,積極的干預不良心理問題。
總之,大學生戀愛不良現象是值得關注的現象,并且正確戀愛觀的培養也是大學生培養中重要的工程,需要多方協助,多策并舉,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