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和政縣陳家溝小學,甘肅 和政 731200)
制定復習計劃前我們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弄清學生在以往學習中存在的難點、疑點所在。切實把握復習的具體內容,貫徹落實課標的精神,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可行性。課標是復習的依據,教材是復習的藍本。我們要認真研究課標,把握教學要求,弄清重點和難點,做到復習有針對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總復習的四個領域我們打算這樣初步安排課時進行復習:數與代數(10 課時)、空間與圖形(11 課時)、統計與可能性(5 課時)、綜合應用(4課時),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教材設計了“整理與反思”的環節,因此,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梳理各領域的知識點,形成網絡,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把握。以數的認識為例,我們要讓學生整理與反思以下知識點:(1)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2)分數的基本性質;(3)小數的性質;(4)分數與除法的關系;(5)數位順序表;(6)數字信息表示;(7)多位數的讀、寫;(8)數的改寫省略;(9)數的大小比較;(IO)倍數和因數、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和公倍數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II)分數與小數、百分數的互化;(12)探索數的排列規律,體會小數和分數的稠密性,體會有限與無限辨證統一;(13)百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通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查漏補缺,夯實基礎,提高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同時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教材設計了“整理與反思”的環節,我們要利用這一環節組織有效的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能的重要手段;這也是復習的重要一環。特別重要的是教師要根據復習內容,適當拓展和延伸,創設問題情境,巧妙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復習過程,同時我們還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精練,并在導和練上體現因材施教,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在設計練習時,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優輔差促中間。首先按照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差異,把全班學生相對分成優、中、差三個小組,優等生的復習以自主學習結合教師的點撥,中等生以小組合作結合教師的講解,差生以教師的輔導結合優生的幫助,設計練習時可以讓三部分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教師要充分把握練習的層次特點: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開放題。在此基礎上分層練習:對后進生要求完成基礎題,并只求一題一解;對中等學生,除上述題外,再增做提高題;對優生,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增加綜合開放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二)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在復習時設計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要針對學生的知識缺陷、誤區、重難點、疑點來設計,讓學生通過比較、鑒別、互評等方法,加深理解,填缺補差,完善知識體系。
(三)練習題的選擇要體現精選性原則。復習中的練習題必須精心選擇,題目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性、啟發性、代表性、綜合性。要選擇一些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題目讓師生共同進行探究,幫助學生從中找出規律與方法,達到解一題,通一類,帶一串。如,可精選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可以引申推廣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訓練、研究,以開闊學生的思路使學生通過復習有新的收獲,新的體會和新的提高。
(四)練習題的設計要體現綜合性原則。綜合,就是將各個部分有機的結合,只有綜合的知識才能具有強大的活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知識綜合的程度反映一個人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高低。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又是創新性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是在學完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之后。所以,畢業數學復習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復習時,應將各部分知識納入數學知識的整體結構之中,綜合運用各部分知識靈活地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水平。新教材專門為此設立了“綜合應用”這一領域,我們除了要很好地利用教材外,還要在此基礎上增加練習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復習期間,我們要著重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復習,學習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對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復習當中,還要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地與學生進行反饋交流。使不同的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期達到復習目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