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開放型大學將緊跟新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將人才的培養與時代的需求、市場的需求緊密結合,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專業性人才,并滿足社會對各階層各領域的人才需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更好地發展提供助推力。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向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國家開放大學作為一所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大學,一直致力于探索推進教育教學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從廣播電視教育到互聯網在線學習,學校教學隨著技術發展而不斷變革,現在正在推行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
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實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有支持的遠程開放學習。學校通過云平臺開展在線教學,通過云教室實現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融合,通過云教室可以實現更大的資源共享,將優質的資源傳輸到全國各學習中心,不同學習中心的學生,可以通過PC 端或移動終端來隨時隨地進行在線學習。
國家開放大學主要通過基于互聯網云平臺上建立的網絡學習空間支持學生學習,通過網絡教學團隊為學生提供教學輔導服務,通過一體化的網絡信息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高效精準的管理和服務。學校的各項業務都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信息技術也引領和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像國家開放大學這種超大規模的人才培養,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管理和服務,才有可能實現大眾化人才培養。
首先,舍棄傳統的服務觀念,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促進雙方互利共贏。限制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失,因此,針對性的加強對人才的教育和培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開放大學在培養人才時相比普通高校更全面,受眾群體更廣泛,更注重實用性,除了培養人才外,開放性大學與社會的關系更緊密,無論是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提供教育和培訓,還是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技術型、高素質人才,都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在開放大學中建立學科和專業科目應充分反映開放性大學的特殊性,明確是以培訓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本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高本地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除此之外,開放性大學專業的設置會考慮當地的一些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當地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以及人才資源的供應情況,順應當地的發展,大學開設相應的特色專業,發展品牌專業;順應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迅速變化,開放性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及時更新,以滿足當地市場的供給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將促進人才需求,形成持續優化的良性循環。
地方政府對大學有著調控和監督的權利,大學應主動與本地政府聯系,履行本地經濟建設的義務,為社會提供人才和技術。主動積極地向政府提供智力、技術資源,為政府決策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學校自身的發展,爭取最大的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開放型大學與企業的文化融合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力量。開發性大學本身就是重在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與地方代表性的企業也存在著更緊密的聯系。企業老總或者有實戰經驗的高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常在開放性大學進行授課或者就業演講,使學生對當地的企業的發展現狀,對和自己相關的工種有更多了解,同時,大學可以利用自身人才優勢為企業提供各類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企業則可以提供實戰的經驗,實際的機會。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加強大學與企業的聯系,使企業對本地大學產生依賴感,另一方面大學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出點子,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二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人類已經步入知識經濟社會,在全面創新發展的新時期,開放型大學的創建,已經成為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開放型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科學合理的定位,相比較于其他普通高等學校,開放型大學充分發揮面向人人、超越時空的獨特優勢,優化終身教育的供給,提升終身教育的品質,進一步滿足了教育供給的多樣性、教育服務的個性化要求。作為終身教育、全面教育的重要載體,在為地區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力支撐的同時,在更高水平上促進教育公平性,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服務,從而為地方經濟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助推力。
綜上所述,我國應加大對開放型大學的教育投入,譬如資金、政策等多方面,加強校企合作,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