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認識漢字是學生開啟漢語學習的第一步。小學語文是開始系統學習漢字的課程,教師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漢字,學生在語言組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才能有更為突出的提升。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識字教學的學習興趣,變枯燥教學為趣味教學,實現學生對漢字學生的主動性提升。
情境化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由于識字教學相對抽象,傳統教學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對那些漢字的理解和掌握不足。情境化教學的應用可以將那些抽象的漢字進行具體化,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對識字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例如:在講解“木”“林”“森”三個字的比較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化的教學,進一步講解學生對三個漢字的理解,具體、形象的展示出更多的教學趣味性,使得這三個漢字的學習更多豐富、有趣。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將有更多的基礎和前提,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這些漢字,對抽象的講解有著更多具體,學習的趣味性將大大提升。
心理學認為,人們接受知識點的過程是具體到抽象。情境化教學的運用主要就是通過具體事例的講解,實現學生對知識點有效理解,其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情境化教學的運用之后,這種講解更加方便直觀,進一步展示出對于漢字學習的動態演化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大大提高。通過這樣具體形象的有效刺激,學生將對這一部分漢字有及時的了解和學習,學習的效率大大提升。
語文屬于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多,漢字的學習更是相對復雜。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受到手段的限制,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每節課語文教學講解漢字的時間有限,教學速度受限。情境化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識字教學的維度,使得更多的漢字可以通過課堂的情境展示實現,使得學生更為主動的拓展學習的維度。
更為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現狀是我們語文識字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漢字學習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異性的。教師要想更好的教學。運用情境化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在哪里。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哪些學生是內向型的、哪些學生是外向型的。學生的關注點在哪,是教師需要充分了解的,使得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腦子中都有一個清晰的、具體的形象,這樣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選擇情境,開展有針對性的識字教學,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情境。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多聽一聽他們的想法,全方位掌握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狀態。例如:學生對動畫識字的教學模式興趣大不大,運用情境游戲的方式,學生感不感興趣。這些都將成為教師選擇案例教學的基礎。
情境化教學需要教師課前準備大量的學生資料。在小學語文識字的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電影短視頻等形式展示課堂上相關的教學內容和引導。小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留下的一些教學資料,進行主動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為在小學階段,漢字教學是學生閱讀、寫作等應用能力提升的基礎,這種情境化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實現上述能力的有效提升。《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很有趣的故事,教師在課堂可以將相關的電影視頻等資料傳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一文章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教師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其中的生詞、漢字等,實現對整篇文章的有效理解。
通過上述的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不斷營造教學的氛圍,實現情境化的教學。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過角色扮演,演繹這一個經典故事。讓學生對其中的“披”“鼓”等9個生字進行熟悉。青蛙媽媽是披著一件綠衣服,鼓著腮幫子的樣子,讓學生盡可能的演繹這種狀態,使得他們對這兩個漢字有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一些課文中就出現一些相對復雜的成語,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就有“囫圇吞棗”“張冠李戴”等成語,這些都屬于我們識字教學的延伸。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實現這些成語的有效學習。如:“囫圇吞棗”這一詞語,教師可以表演給學生看,吃東西的樣子,讓學生對這一成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進一步演繹“張冠李戴”,使得他們不斷融入識字教學的情境之中,構建積極的語文教學氛圍。同時,教師需要在最后進行點評,充分肯定學生的情境表演,使得他們在情境教學中得到更多的肯定,實現學習自信心的提升。另外,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對生字的講解,使得學生在接受感性教學之后,進一步對相關漢字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生開啟學習時代的啟蒙教育。教師需要運用積極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對識字教學的有效興趣。情境化教學構建學生對識字教學的主動性,使得他們在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升識字水平和能力,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