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賽仙
(貴州省銅仁一中初級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古詩詞鑒賞教學要尋找有效路徑,就必須先弄明白古詩詞鑒賞究竟是什么。我們不妨這樣想,鑒賞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閱讀,所以鑒賞的過程也是閱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讀者自愿、自主地在與文本發生對話。因此要尋找路徑,就應該以讀者的鑒賞心理和古詩詞文體特征為起點,尋找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路徑。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開展基礎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質,而通過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可以有效實現這一點。首先,對初中生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既是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更是一個發揚的過程。其次,我國古詩詞文化中,不少都包含著一定的教育意義,比如說對家鄉的熱愛、憂國憂民、孝順長輩等。最后,通過實施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能陶冶學生情操,有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古詩詞是我們的民族文化瑰寶,其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是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文化成果。學習古詩詞就是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也是培養我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利用諸如辯論、演講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或者鼓勵學生多讀有相關背景知識的書籍、多看影射相關歷史知識的好電視、電影節目,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因此,綜合來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意義重大。
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古詩詞的理解十分困難,若想提升初中生古詩詞閱讀鑒賞能力,教師需要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教授每一古詩詞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成教學課件,盡可能地把作者所塑造的情境展現出來,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方式來提高初中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感悟體驗,盡可能地去深入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將詩中所描繪的內容以圖畫和音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很快投入到討論中,這些表現就是興趣所驅。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古詩詞鑒賞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從新課改的要求中便能看出古詩詞閱讀與鑒賞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要教授學生鑒賞詩詞的技巧。首先需要學會翻譯,這是鑒賞的基本條件。
古代詩詞一般都是借景抒情,教授學生找出詩歌中的意境,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在腦海中初步形成詩歌的形象。教師一般會將此種翻譯稱之為意譯。其次再對詩句的藝術技巧或是詩人的情感態度進行鑒賞。最后,教師需要針對文本內容進行延伸訓練,比如同課外詩歌相結合進行訓練,鞏固學生所學到的詩歌鑒賞方法,加強學生詩歌鑒賞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是最常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常規情況下,各個小組組長課前都會做好古詩詞翻譯、古詩歌誦讀的預習檢查,對教師之后開展古詩詞教學工作具有積極作用。
大部分的詩詞都是詩人借景抒情,對于學生來說詩中的某句話應該怎么理解,如何從景物描寫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都是詩詞鑒賞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也是小組討論中的重要題目。初中語文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最多是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點撥,當學生遇到難題時及時幫助解決,大型問題則集中講解,以此來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此外,課上的延伸與擴展環節也需要教師引導與組織,這能夠加強學生詞匯積累,也是提高初中生鑒賞能力的關鍵。
小組合作學習加強了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提升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質量的根本,也是加強初中生古詩詞能力的關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高度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要教給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對其進行合理應用,促使其在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
在初中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關注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引進新型的古詩詞鑒賞教學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專業素養和漢語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