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夫敏
(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學,新疆 哈密 839000)
地理比較法能有效拓寬學生知識視野,便于其對知識結構的整體把握和深度認知,并能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對比總結,有利于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地理比較法的內涵,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
地理具有系統性、知識點交叉性等特點,不適合按知識單元單獨記憶。采用地理比較法,按類別整理分析出相同點和相異點,有利于學生進行清晰有條理的理解記憶。如將地球上不同自然帶之間的氣候類型、代表性植被、動物、土壤等逐項進行列表對比,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現象及地理規律。
地理比較法可以將新學的知識與舊有知識整合起來,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識系統,且能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同時學生在對知識進行總結整理過程中,要多維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要運用到比較、分析、推理、判斷等相關方法,提升了整體思維能力。
學生需要對課程中的概念進行充分理解才能形成長期記憶,地理知識細節較多、內容繁瑣,具有較高的重復性和相似性,同樣的地理現象其內部形成的原因卻各有不同,記憶起來容易將知識混淆不清。通過將相似性的概念進行比較,明確分析彼此間的共性和差異性,有助于學生對相似知識點的分辨和記憶。比如,地理中的地方時與區時屬于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兩個概念具有相似性,學生容易發生混淆,就可以引入概念比較法,將地方時與區時兩個概念同時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思考同一經線上地方時與區時有什么不同,如何分別精確計算。
具有相似特征的區域進行分類,相同類別的知識內容可以放在一起綜合講解,對照分析被稱為類別互比法。例如講到熱帶氣候,分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四種氣候分別受到降水、氣壓、氣流等影響,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特征。通過在不同客觀因素影響下產生的特征相對比,就能精確分辨和判斷出各種氣候之間的差異。
地理知識中有些抽象、復雜的概念,學生很難通過枯燥的文字描述理解其中含義,容易對學習地理知識望而生畏,產生抵觸心理,對此可以適當采用地圖和圖表的形式,尤其現在多媒體技術已經普及,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便利設施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制作圖表圖形,脫開教材的束縛,展開更為全面生動的講授。例如可以利用投影儀放映地球上不同農場地貌特征的圖片,并在展示圖片的同時提問相關問題,這里的氣候環境和地勢有什么特征?為什么這兩個農場,一個適合做種植區,一個適合做畜牧區?通過直觀的觀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高中地理蘊含的知識面廣,內容量大,比較法并不適用于所有內容,僅靠單一教學法肯定是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綜合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才有可能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比如可以使用教學教具,地圖冊、地理圖表等作為輔助,還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
地理比較法的前提是要善于對地理知識進行綜合性的概括總結,在大的主題下進行細節對比,不是簡單的表面對比,教師要啟發學生從什么樣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比較,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強調兩種地理知識間的關系是既有區別又有關聯的,共性中存在著不同,并解釋清楚造成地理現象背后的基本原理。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對比方法,進行舉一反三的熟練運用,鍛煉出邏輯推理能力。
比較法結束之后一定要做好分析整理,進行知識點的梳理總結,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教師要督促學生課后進行綜合性的知識復盤,以便于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加深進一步的學習理解,同時也能養成課后鞏固知識的良好習慣,保持教學效果,這一習慣的養成對其他科目知識的掌握也能起到積極影響作用。
地理比較法在地理教學當中具有適用性廣泛、便捷、科學、先進等特征,它能與很多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優化整體教學成果,是現今高校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之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比較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以便適應新時代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