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榮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培智學校,河北 唐山 063000)
將多媒體應用與語文課堂當中,可以為語文課堂教學營建出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教學情境,并可以使語文內容變得立體化,讓我們的教學課堂“活起來”。培智學校的低年級與中年級的語文知識相對而言比較淺顯,每一節課的內容不是太多。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生字、詞語和句子很好地體現出來,促使我們的課堂充滿豐富性和趣味性。合理使用這種教學設施,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題,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創新潛意識,進而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上去。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語文知識時,盡最大的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而對興趣的調動,則是語文課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在開始上課前,教師不妨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語文內容,營造猜謎語的教學環境。通過對謎語的創建,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的激發出來,讓學生分析謎語的相關內容,得出相對應的結果。通過設立一些簡簡單單的問題,可以把所要講解的語文內容導出來。同時,這樣的情景設計在很大的程度上對智障學生的心理有很好地把握。此外,通過對畫面進行構建,能夠將學生們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對于這種課堂環境的創建,可以將智障學生感覺器官充分地調動起來,進而縮小智障孩子與正常孩子們間的差距,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智障學生與語文課程拉近距離。
我國的信息技術在飛速地發展,使得以往傳統的教育教學設備早已不能與學生們的發展要求相適應。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教師合理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使得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與互聯網把相關的圖畫進行搜集,然后構建文章的情境,進而使語文知識變得形象而生動。例如,在講解《美麗的公雞》一課中,教師通過使用語文課件,把公雞進行比美的過程進行情景再現,將公雞得意洋洋的神態給學生們進行播放,使學生們能夠形象直觀地了解到它的神態。同時,教師在播放課件時,講述本課的知識,讓全班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把乏味的內容轉變為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進而解決重點內容。
在培智學校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學生很難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和操作比較方便的特征,將課程中比較抽象的知識與學習要點轉變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將復雜變為簡單、把困難變成容易、以抽象轉為形象,把教學當中的重點與難點突顯出來,進而使培智學校的語文教育教學具有形象直觀性與生動有趣性,幫助學生為解決問題的答案找到一個突破口。此外,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自主學習的內容展現給學生,并以小組交流與匯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生來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對課文的內容就會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然后再利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體現出來,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既能對學生的概括能力進行很好地培養,又能對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進行培養,課堂氛圍得到了很好的活躍。應當說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把不容易理解的內容變得清楚易懂,進而提升了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將圖片、聲音及課文很好地進行配合,使學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所學內容。通過營造一種有趣而生動、與學生心理相符合、年齡特點貼近的教學情境,深刻理解事物是怎樣發展起來的。比如,教師在講解《美麗的公雞》一課時,展示文中的公雞由于與別人進行比美遭到拒絕時十分沮喪的畫面后,學生就能夠深刻理解到公雞鮮明的神態變化,感悟到了公雞與老馬伯伯相遇時的心理活動;在聽了老馬伯伯所講的“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得看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這一句話時,教師可以將啄木鳥給老樹治療、蜜蜂進行采蜜和青蛙捉蟲子的畫面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小動物們不與公雞進行比美的主要緣由,進而體會到美與不美不要只注重外表,更要看可不可以幫人們做好事的內在意義;最后,教師再把公雞打鳴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其實把事情做錯并沒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誠心誠意接受別人提出的意見,把自己的錯誤改正過來就好。
總而言之,多媒體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把智障學生的學習模式進行了轉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并提升了學生的理解力,促使培智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生動有趣,真真正正的“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