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燕
(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學,云南 宣威 655400)
信息技術是一門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課程,是大部分學生都喜歡的一門課程,但是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信息素養與能力水平,如何讓他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生機盎然地完成學習任務,構建高效的課堂?這是每一位信息技術老師要為之不斷探索并嘗試的過程。下面就談談我在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方法的嘗試與思考。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或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創設讓學生親切的情境。讓學生覺得信息技術的學習既有趣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信息技術知識感到親切實用,產生學習的興趣。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是上好課的第—步。學生愛玩游戲,我們也可以根據一些課程知識內容設置游戲,把知識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要讓學生在課堂中一直感到有趣和新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寬松、主動、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家庭教育不同,有的家長對學生較早的進行教學,學生在上學之前就有很大可能接受了與信息技術有關的知識,那么學生在上學時就會對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的掌握就比其他學生更加多而且牢固。這樣學生的水平就完全的不同,老師針對這種情況應該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對那些水平較高的學生老師可以教授一些比較復雜的內容或者給他們布置一些比較難的問題,讓學生在自己的知識基礎上去拔高,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到另一個層次;而針對其他水平較差的學生,老師要將一些基礎知識耐心的講給學生,讓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習和理解,在學生將基礎知識掌握的差不多時就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比較難的知識點,這樣學生的學習是基礎扎實的,循循漸進的,從而相應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所以說,因材施教,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提高教學水平。
任務驅動是一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策略,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圍繞任務為核心,以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學習資源開展探索與協作活動,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要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創設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在操作與思考中收獲知識、提升技能。例如學習“認識畫圖軟件”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制作了獨特的音樂背景配合電腦繪畫作品,調動積極情緒,讓學生感受電腦繪畫作品的神奇與魅力,在形成強烈的參與欲望基礎上,我趁機導入“任務”并讓大家嘗試運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處理:啟動畫圖,了解畫圖工具,使用鉛筆工具,使用橡皮工具……這樣在我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應用畫圖軟件畫出自己滿意的圖畫作品。以“任務驅動”為起點,讓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究,在處理典型任務的同時,學生獨立地收集信息材料、運用信息技術、形成清晰的思路與方法,并且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探究意識。
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在學生進行應用的時候才會發現,發現自己哪里對知識理解的不夠透徹,同時通過實踐,提高自己對學習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這點意識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的應用,也要注重方法的使用。具體的方法有: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將他布置的內容看一下,并在上課時再講授一下相關的內容,然后告訴學生在學到理論知識后要學會應用,然后帶學生到機房實地應用,帶領學生將課上講授的內容在計算機上實踐一遍,這樣做就有效的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相信收到的教學效果也是很好的。老師還可以布置一些練習題,這些練習題就是課堂知識的重點,一般將這些重點學會,記好重要的知識點,這也可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這種老師言傳身教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加深理論與實踐的思想并不斷的將其付諸于實踐,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效果都會得到提高。
課堂評價是對一節課學習成果的總結與反饋,客觀、合理、全面的評價有利于小學生樹立自信心,理性地認知自我、發現不足,促進同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因此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重視評價環節。首先,善用評價的激勵措施,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活躍思維;另一方面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習興趣與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習的熱情。其次,想要達到理想的評價效果,要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評價的模式,采用多元評價策略,包括教師評價、師生互評與自我評價等多種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重視評價環節,重視學習反饋信息。可見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排版知識與操作技能,并且養成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與自我認知的良好習慣。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具有多樣性、多維度的特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倡導下,如果信息技術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中,不能緊跟教育改革步伐并客觀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必然造成教學活動的低效化。因此想要打造高效率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師要轉變思路,嘗試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驅動求知欲望,關注他們的個性化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只有新型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終身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