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容
(四川省樂山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四川 樂山 614000)
在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偏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了片面追求教學成績,很多英語教師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或者試題來鞏固新知識,這樣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學生會考高分,但卻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學生在不斷重復的練習中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認為英語枯燥無味。很多學生高分低能,簡單的一個句子卻不會用英語表達,出現了“開口難”的問題。但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觀,要讓學生先會說英語,然后會做題,這同樣會取得好的成績。
總結自己多年來的英語教學經驗,我認為翻譯對于英語學習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翻譯是一種再創造的語言活動,它可以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并有效調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如詞匯、語法等),并可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并鞏固了學生的詞匯和語法,更重要的是,翻譯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而不是被動機械地做練習。
那么,翻譯在英語教學中有哪些優點呢?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才能保證學生能運用英語與別人交流。一個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大小和正確地運用詞匯的熟練程度,是衡量其語言水平的尺度之一。
為迅速擴大詞匯量,有些人喜歡背詞典或是詞匯手冊,這種記憶方法是不科學的,它既費時費力,又枯燥乏味,遺忘率很高,因為記憶時缺乏語境。長期機械的記憶單詞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失去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翻譯學習,英語學習者可以有效避免單純的、機械的記憶單詞帶來的副作用。單詞和詞組通過句型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掌握各個單詞的各種意思,而且學習者可以通過大量的翻譯來復習已學過的單詞、語法、常用短語等,并且對已學詞匯會有更深的理解和鞏固,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能更好地運用所學詞匯,為擴大詞匯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翻譯的過程就是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英語學習者可以更好地運用英語思維。
學生通過英語的學習,會發現英語與漢語結構表達方式的不同,避免出現中式英語,在學習者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和頭腦運轉獲得知識的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翻譯起到了培養英語思維的作用,并且能夠進一步發展英語學習者的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想象能力。
英語功底弱的人,主要是英語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好,詞匯掌握得差,很多學生對英語中的幾種不同的時態結構沒有掌握不好。但這些弱點可以通過翻譯來解決,因為在翻譯之前,學習者都要先作簡略的語法分析。如現在進行時的構成,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時態,學生會根據不同的時態來表達句子,從而鞏固了英語語法,為以后英語的學習奠定好的基礎。
如果教師在初中幾年堅持對學生進行翻譯訓練,那么學生的英語寫作會達到很高的水平。給學生一個題目,學生會流暢準確地表達出其想表達的內容,錯誤很少。
翻譯要求學生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翻譯的過程就是要求語言學習者通過對原文仔細的觀察與斟酌而再創造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既要求英語學習者有很強的記憶力回憶以前所積累的知識,同時又要求英語學習者有極強的反應能力及時把譯文翻譯過來(尤其是口譯時)。通過翻譯,英語學習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歐美人的思維方式,從而擴大思維模式,能激勵其積極思維,進一步提高智力水平。
在英語教學中,翻譯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而且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而且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感。
我認為,良好的翻譯習慣和翻譯方法,再配合其他英語教學方法的運用,一定能有效地突破傳統英語教學的局限,達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目的,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推廣這種教學方式勢在必行,請廣大英語教師嘗試運用這種方法,我相信你的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當然,培養學生翻譯這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漸滲透,由易到難,不可操之過急。否則,難度過大或者方法不當,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