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釗
(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英語水平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英語教學分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都非常重要。初中階段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而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升學考試中占了最高的比例,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初中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和英語應試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英語閱讀是初中生的個體行為,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只是輔助作用。學生是英語閱讀中的主體,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的閱讀思維加強閱讀理解能力。而現有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還是占據了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沒有讓學生主動參到閱讀的學習中去,學生始終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答閱讀問題,學生只是一味的接受。教師和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英語閱讀產生了厭煩情緒,慢慢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直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是英語詞匯,隨著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詞匯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但是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英語單詞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也是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例如:現有的詞匯教學模式中教師還是采用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磁帶領讀——學生跟讀——詞匯考察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就造成了學生機械化的背誦,學生記憶詞匯的效率不高。
英語閱讀的內容選取也是在教學閱讀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之一,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聯系實際,聯系英美文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在現有的教學內容上,教師的教學內容是很枯燥的。教師往往重視課本上課文的教學,而對課文背后的英美文化、飲食、節日、生活習慣等有趣的知識介紹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學生也失去了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也厭倦了現有的教學模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是利用書本上的課文進行閱讀教學。針對中學生的特點,教師還應該加大學生閱讀量增加一些有趣的英語文章供學生們閱讀。但是現在更多的中學教師還是局限于應付英語考試,而不是把英語閱讀當做一種能力來培養。
初中英語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正確認識英語閱讀教學,不要一味追求英語應試與分數,將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為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分析能力為主。同時要注重聽說讀寫四部分的有機結合,實現初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初中英語教師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保證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方法能夠有效改善。
在英語學習中,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詞匯就是這些的基礎,起著地基的作用。地基在房屋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離開詞匯談閱讀,無異于建設“空中樓閣”。因此,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詞匯的學習和識記方法。對于詞匯學習,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是一天背大量單詞就能把自己的詞匯量擴大,而是需要學生每天都努力,每天都積累幾個單詞,不怕少,時間長了,自然量就多了。學習英語要的就是堅持。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識記單詞的方法,例如,利用音標,有很多單詞,記住了它的讀音,就可以記住它的大概拼寫,進而記住它的意思。然后,延伸到意思類似的詞匯,當單詞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就能有所提升。
據調查研究數據顯示,91.8%的教師都認為閱讀策略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并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初中的英語閱讀所涉及到的文體就已經很多了,記敘文、論述文、說明文等不同的閱讀文體都有涉及到,這些不同的閱讀文體所需要的閱讀策略和技巧也是不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練習。但常見的幾種閱讀策略,無外乎也就以下幾種,即瀏覽、略讀、識別、指代、猜詞等,教師要把這些閱讀策略的教學融匯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閱讀材料的內容一定是來源于社會文化,所以我們平時的閱讀一定要積累一些背景知識,如果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是很難真正理解一些材料,例如一些地方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人物傳記、名勝古跡、宗教信仰和政治斗爭等背景知識,都是要通過日積月累來積累,這些有助于學生拓寬英語的知識面。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更要掌握這些背景知識,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關閱讀背景,充分理解材料所表達的思想和意思。在現代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文化背景知識,進而能夠順理成章引入課文,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結合自己掌握的背景時,才能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多數學校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而作為英語學習中最為關鍵的因素,閱讀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水平。為此教師應重視閱讀,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同時,教師還應做到理論與實際充分結合,并正確認識每位學生的知識結構、閱讀水平等,進而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確立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這樣才可以真正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