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玲
(新疆塔城額敏縣第二小學幼兒園,新疆 塔城 834600)
隨著經濟文化發展,幼兒教育問題成為國家、社會、家庭關注的熱點。21世紀,社會競爭加劇,社會人才評價標準提高。幼兒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時期的教育為孩子今后成長為人才打下基礎。為了強化幼兒教育,對幼兒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成為幼兒教育者關注的重點。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教育模式,其是幼兒學生自主學習中一種主要方式。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組織各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幼兒教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合作能力只能在游戲活動中進行,必須要讓幼兒親身體驗,同時享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從而進一步增強幼兒采取合作行為的積極性,體驗相比教師的說教,能夠讓幼兒更快速地接受,也能夠讓幼兒更好的運用。在科學區里投放適宜幼兒的玩具材料,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合作,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例如,給孩子們提供天平稱,天平稱的兩端需要放置同樣重量的物品,天平才能達到平衡,而且天平兩邊的物品需要同時放上去,否則一端的天平就會翻倒。幼兒通過反復的擺放,輔以教師的引導,孩子們就會發現,只有兩人合作,才能完成這一游戲,這在無形當在強化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在通過合作游戲后,及時鼓勵合作成功的幼兒,讓幼兒在獲取比較物體輕重方法的知識上,還能體會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因此,把塑料玩具筐調整為面積更大的圓形大水池,大水池一下子就變成了孩子們玩紙船最寬廣的“海洋”,作為教師來說,要為孩子們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和足夠的空間,充分滿足孩子們探索與觀察的需求,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游戲當中,從而為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創造條件。
在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區域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選擇或是教學目標設計,教師都將目光放在“知識學習”上,即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對區域知識、理論、概念的學生,忽視了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區域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科學知識,還可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實踐能力、理解能力等基礎能力,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具有積極作用。例如,當春天到來,幼兒教師以“植物的成長階段”為活動主題,展開一個科學活動。教師將孩子們帶到一個綠化區,在綠化區種植著不同的植物,學生可以自主去觀察、探究。學生在自主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探索的艱辛與樂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學習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于區域知識而言,進行探究學習比直接接受知識更為重要,科學本就是在不斷探究、創造中發展。幼兒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該注重科學區活動的展開,在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
要讓幼兒的合作行為得以強化與持續,就必須要讓幼兒的合作體驗進到不斷地增強。首先,幼兒教師要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有一個體驗合作的平臺,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鼓勵,促使孩子們相互合作;同時,教師要對幼兒的合作行為進行指導,讓孩子們主動地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與合作;最后,教師要讓幼兒充分地體會到合作行為帶來的成功體驗,幼兒只有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才會強化自己的合作行為,才會增強自己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幼兒教師安排的科學活動中,要讓幼兒認識吸鐵石,為了便于幼兒的觀察,吸鐵石往往較大,單人操作時,對材料的布置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有同伴的支持,對其中一塊吸鐵石用手夾持固定,那吸鐵石的科學實驗活動就容易開展,通過兩人的合作,可以很快的完成實驗,可以讓幼兒在實驗中感知合作的收獲與快樂。
玩是幼兒時期孩子的天性,幼兒教育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展開的主要方式,幼兒園區域活動主要是進行戶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一般也采用游戲活動進行教學,但是由于受到學校人力、財力等限制,科學活動項目單調,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科學的態度,無法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幼兒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該重視活動項目的創新,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全面能力。一是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引進各種素材,對傳統活動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游戲興趣,例如,當教師開展植樹活動時,教師可以引進目前熱門的動畫片《熊出沒》,讓學生們對光頭強砍樹的行為及熊大熊二阻止光頭強砍樹的行為進行談論,讓學生了解綠化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愛護環境、愛護地球家園的理念;二是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融入學生為主理念,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游戲。例如,教師在開展植樹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去種植樹苗,讓學生體會種植的過程中的艱辛。幼兒園孩子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主要在游戲活動過程中完成。教師應該積極創新科學活動項目,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任何區域幼兒活動都必須遵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幼兒的成長特點。通過對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可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掌握合作技能,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以及對幼兒合作行為的評價分析,旨在為區域活動材料適宜性對幼兒的合作行為提供借鑒。因此,幼兒園在安排科學區活動時,應該抓住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多通過游戲的游戲讓幼兒樂在其中,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多種適宜的材料,同時,做好組織與協調,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讓材料的合理投放促進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區域活動材料最大化地滿足孩子活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