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蕙柳
(河北省邢臺縣圖書館,河北 邢臺 054000)
引言:中國是個富有歷史文化的古國,自古就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人們可以從傳統書籍上了解到很多知識。書籍對于人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能夠彌補人們靈魂上的空虛,能讓人感到充實。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陪伴于我們的生活中,時刻點亮我們的人生。
在很多人的眼中,讀書就是為了考場上的優異成績,但是書籍可以給學生的不止分數還有無窮的哲理和文化。從小學開始教師就會讓學生們在每個學期規定經典名著的閱讀量,增長學生們的見識。書籍可以給人們難以言喻的安全感,摸著印刷的字碼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平靜。經典書籍更是像一個百寶箱,使我們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取人生寶藏。一本經典書籍的內容不是閱讀一次就可以全部體會的,它所蘊含的哲理需要一遍一遍的閱讀和思考,猶如駱駝吃東西一般需要反復的咀嚼。莎士比亞就他所寫的《哈姆雷特》曾說過,一千個讀者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每次讀經典名著時都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經典的魅力。經典書籍能夠成為人生層層迷霧時的明燈,是孤獨時候的陪伴著,失意時候的鼓勵者亦或是一位良師益友。
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也是十分重要的,作為讀者必須知道在什么階段讀什么樣的書籍。比如,對于小學生的閱讀就適合比較有畫面感的,具有奇幻色彩的經典書籍。例如《湯姆索亞歷險記》、《格林童話》、《格列夫游記》等,這些具有奇幻色彩的書籍能夠在教授道理的同時緊緊地吸引住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也很好的幫助小學生養成集中看書的好習慣。對于大人就適合觀看一些具有哲理的經典書籍,能夠讓人反復品味。例如《資治通鑒》、《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所以讀書也要有智慧,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才是最好的。
我們所閱讀的書籍,會成為我們腦海里的食物;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中的石階;是我們拔錨起航的船帆。通過書籍我們能夠在未來為自己定下適當地目標,經典書籍能夠指引人們走向正道,避免誤入歧途。人們在生活中總會有煩悶想要”瞌睡”休息的時候,真正的讀書能夠使“瞌睡者”醒過來繼續積極的生活,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有這樣低迷的時候,帶著經典書籍所給予的力量昂首前行。在校學生的閱讀書籍中,更應該推薦適合小學生年齡的書籍,讓孩子在開心快樂之余也能懂得更多的道理。
一個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那么讀書值得我們成為一輩子的習慣。對于大人來說,他們能夠控制自己去品味經典書籍,但是小學生們的思想十分活躍,并且注意力也不會集中太久,所以對于讀書習慣的培養更加有必要,讓讀書成為小學生的固定習慣融入生活中。傳統的閱讀方式是一個人、一杯水、一把椅子,安靜的環境能夠讓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使紙質版的書籍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應運而生的是電子書。人們可以在坐車時,休息時隨時隨地的拿出手機閱讀書籍,這種閱讀方式利處就是讀書確實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各種圖書館等單位也通過網站上傳了許多免費閱讀的書籍,人們可以在忙的時候不去圖書館享受書籍的清香,在圖書館網站上依舊可以查閱到相關的書籍。
倡導全民閱讀應該從小抓起,父母對于書籍的喜愛能夠影響到孩子。對于小學生不建議讓他們去觀看電子版的書籍,紙質版的書籍更能夠加深孩子對于書籍的觀感。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家里孩子可能并不會主動地去觀看書籍,應該多去書香氣息濃厚的氛圍中去觀看書籍,最好的選擇就是圖書館。圖書館內多種多樣的書籍能夠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圖書館安靜的氣氛也能夠感染孩子們認真看書,集中注意力融入到書籍中去。學生可以每周去一次圖書館長期堅持下來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可以增長孩子的學識并且磨練孩子的心性,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穩重,所以在閑暇之時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享受經典書籍帶來的美好。
一本經典書籍讀上百遍,書籍的意義就會自己顯現出來,讓我們將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主動拾起書籍讓書中的營養滋潤靈魂。同時也倡導身邊的大人或是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從經典書籍中學會思考。讓閱讀成為終身的習慣,一個人的人生啟蒙往往來源于傳統經典,知識能夠教會人們如何面對人生中出現的難題,在迷茫的時候指明方向。國家每年都會發起全民讀書的浪潮,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緊跟著國家的腳步走進知識的海洋,知識能夠強己也能富國,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也能夠提升整個國家的文學素養,所以讓我們將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經典點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