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8)
目前階段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進,人們經濟收入增加了,同時相應地也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這些因素都為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條件。體育活動,是人類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體育運動使人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同時也有益于人類精神的愉悅。終身體育概念的提出,更使體育成為人類積極的生活內容之一。大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和社會的主流,在課程中向大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觀念,培養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廣泛興趣,使大學生做到主動地參加各類體育活動中,進而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
(一)安全性問題
現代的大學中,各種硬件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體育教師也是專業院校畢業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涉及安全的事件發生,這不僅給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使學生認為體育運動有一定的危險性而產生抵觸畏難的情緒。比如,由于特殊的運動場地,運動器械使用的不當,準備活動不科學或根本不做準備活動,沒有很好地掌握技術動作要點等原因,可能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損傷事故。
(二)學生運動積極性問題
大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獨立意識,有了自己的主見。進入大學后往往比較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而并不在意包括體育課在內的公共課程。現在的大學生吃苦的意識較差,體育課程的體能鍛煉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十分辛苦的,所以不愿意參加體育課。而且,上課過程中,教師往往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給學生下達各種指令,諸如今天要進行哪些項目的訓練,動作要領是什么,要用到哪些體育器材,應該怎么使用等等,學生只能被動的服從。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很容易對體育課產生反感的情緒,導致他們找借口請假或不按照教師要求練習。
(三)教學內容的問題
很多大學體育教師對每堂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安排不盡合理。比如,大多數情況下,先讓學生做一些體能方面的訓練,諸如跑步,然后再做一些拉伸方面的練習,諸如引體向上或仰臥起坐之類,最后安排技巧練習如各種球類。在短短90分鐘內完成這么多教學內容,其結果就是學生對每項內容都只能淺嘗輒止,無法深入掌握。
(一)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理念 要想達到實際教學的改進,首要的一點就是確立教育者的正確思想。從學校的領導到一線的體育教師,都要首先深刻理解現代社會對大學畢業生除了智能和知識方面的要求外,對他們的身體條件也很重視,只有身體條件過硬,才能保證學業的順利完成,并在將來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時能從容面對壓力和挑戰。體育課教學的目的首先在于在意識態度方面使大學生建立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然后才是對大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項目的方法、技術、技巧等方面的教學和指導。
(二)加強體育課教學的安全性
為了避免大學生在上體育課過程中發生任何傷害,教師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上課前,教師必須確定好本節課需要使用的的教學器材和運動場地,并且一定要對器材和場地仔細檢查,最大可能地避免安全方面的隱患;在上課之初,教師應明確地對學生解釋要求學生做的和不允許做的動作或行為;如果本次課程危險性比較大,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保護,必要時應有多名教師在場保護學生;加強體育課的組織和管理。
(三)合理安排體育課的教學內容
體育課程不同于各種文化課的一點在于體育課沒有固定的教材,因而每節課的內容沒有固定的限制,這就賦予了體育教師很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但體育教師不可因此而認為不需要備課,隨便讓學生跑跑步、打打球就可以算作一節課。體育教師要明白,大學生的體育課學習不是為了參加什么考試,而是單純為了強健身體,減輕由學習帶來的壓力,掌握各種體育活動的方法以及技巧,進而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基于這個原則,體育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哪些體育項目適合大學生這兩個方面綜合起來考慮。同時,一節課的內容不要包含太多內容,每節課或每幾節課專注于某一個項目,從而保證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四)保證體育教學的連續性
目前,我國高校中,大學體育作為一門公共課只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而開設,這顯然時不符合終身體育的原則的。學校應該意識到這一不足,使體育課貫穿大學始終,使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一直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體育鍛煉,并學習掌握各種不同的體育活動的鍛煉方法和技巧,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把終身體育教學到底。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鍛煉方法和技巧并最終樹立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信念。學生經過四年的大學體育學習,在此后的人生中主動的進行不間斷的體育活動鍛煉就是形成了終身體育的目標。作為教育主體,大學應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