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2018年9月,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誠信考試作為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優良品德表現之一,將考試制度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考試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免監考制度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監考的考試探索和教育方式,自2000年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開展實施以來,在培養學生自尊自律、誠實守信、尊重互愛等美好道德品質上起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得到了學校多數同學和老師的認同與支持。
自隋朝建立科舉考試制度以來,考試制度已歷經千百年時光的洗滌。但凡有考試,難免有作弊行為發生,帶小抄、傳紙條、對暗號等行為屢見不鮮。目前,考試作弊行為已成為高校考試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參加考試的學生也體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科技快速發展,作弊形式不斷更新,手機、耳機、手表等已成為常見作弊工具,更加新奇的作弊工具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二是,作弊目的更加功利化、多元化,不僅僅局限于考試及格,評優評獎,甚至還出現了替考代考等“職業槍手”;三是考試作弊人數逐年上升,大學生誠信品質遭受社會考驗。
作為考試制度的重要環節,監考工作是保證考試順利進行、督促學生誠信應考的關鍵[1]。目前高校監考方式主要是傳統監考方式,考場內配備一定比例的監考教師監督學生考試,制止學生發生作弊行為,控制考場秩序。隨著我國高校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基數越來越大,監考員不足現象越來越明顯;加上監考安排不合理,部分監考教師監考態度不端正等問題,高校作弊學生人數上升趨勢明顯。監考教師發現處理作弊學生時,有時難免會引發師生對立情緒,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
免監考不同于傳統監考老師的虎視眈眈,而是把監考老師與學生從監督與被監督的緊張氛圍中解脫出來,學生有組織、有紀律的進行考試的方式。免監考,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監督,考的是學生的知識和品質。參加免監考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自愿進行申請,由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審核批準,申請者簽訂誠信免監考承諾書。考試過程中,無監考教師,攝像頭全程監控,巡考人員可隨時進入教室巡查[2]。
高校免監考制度作為一種新型的考試探索和教育方式,首先把監考教師和考試學生從緊張的監督與被監督氛圍中解脫出來,讓考試氛圍不再成為師生的心理負擔[3];然后一個考場只需要一位老師考試前后發放和收取試卷,考試過程中無人監考可以緩解高校監考人員不足的困境;最后學生自愿申請承諾加入免監考,從思想和行動上自覺阻止作弊行為發生,可以大大降低高校作弊學生人數,營造了誠信和諧的校園風氣。
自高校實習免監考制度以來,通過長期摸索與實踐,已經形成一套較完善的考試制度。目前各高校免監考制度實施辦法主要有以下途徑:
在學校號召學生誠信考試氛圍中,免監考申請以班級為單位,遵循自愿原則,由班委提出倡議征得班級所有同學同意后簽署誠信免監考承諾書,再向學院教務辦提交免監考科目申請表,最后提交學校教務處審批以獲得免監考資格。申請過程中必須全班所有同學同意免監考并簽署承諾書,若有一位同學不同意,都不能申請免監考考試。
免監考考場不設監考教師,只需要一位老師負責考試前后試卷的發放和回收。教師把試卷發下去后可離開考場到教師休息室休息,中途可回教室處理學生遇到的問題。考試過程中雖然沒有監考老師,但教室攝像頭全程記錄,巡考教師可隨時進入教室巡查。若考場出現作弊行為,考試立即終止,全班考試成績無效,班級取消免監考資格,作弊學生按學校規定處分。
整個免監考過程將記錄成文字資料做成一份學生誠信檔案,以記載學生誠信應考的良好表現[4]。學生誠信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專業、年級、考試科目、考試成績、考試時間等;二是學生署名的免監考申請承諾書;三是免監考考試過程中的照片。學生參加免監考,收獲誠信檔案,有獲得感;同時誠信檔案可幫助企業單位了解大學生的品行,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免監考制度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監考的考試探索和教育方式,對國家考試制度的發展、社會選聘人才標準的變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實現家國和諧、社會健康發展,也仍需要充分發揮免監考制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動作用。
從考試申請、考試實施到考試記錄,整個免監考過程都做到以學生為先。首先免監考申請遵循自愿原則,需要征得全班同學同意,一人不同意不實行免監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與外界嚴控監督考試方式不同,免監考過程中主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在無人監考環境中與僥幸心理和作弊行為作斗爭,從思想到行為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達到從根源上杜絕作弊行為的發生。再次以誠信檔案記錄免監考學生表現,為學生的人生檔案記下絢麗一筆,是對學生品行的充分認可和肯定,也是尊重學生獲得感的重要體現。免監考制度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可以幫助大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真正做到“正己修身,慎獨自律”,引導大學生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養自尊自律的品格,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5]。
在免監考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同于以往的監視與被監視,更多體現的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只有毫無保留的信任每一位同學才能實現免監考。基于這份信任與尊重,促使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并使其體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基于這份信任與尊重,引起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的廣泛共鳴,自覺地規范行為,為集體盡義務擔責任。在免監考過程中,大學生嚴格要求自己,考出真實成績,以虔誠之心回報所有信任與尊重,集體之愛教會了他們責任與擔當,行為選擇證明了他們較高的綜合素質,價值導向體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校學生的必備道德品質。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提高誠實守信教育的有效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言傳身教的說服教育,更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活動和教育情境,免監考考試就是其中之一[6]。免監考制度為學生誠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為學生創造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利氛圍。免監考,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監督,考的是學生的知識和品質,學生參加免監考就是參與誠信教育實踐的過程,把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免監考誠信檔案記錄著大學生在校的考試行為表現并跟隨人事檔案一生,有助于學生時刻關注自身行為表現形成持續穩定的誠信理念,進一步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發揮免監考制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僅有利于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使同班同學互尊互信,共享榮耀;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考風、學風和校風環境,帶動更多同學誠信應考,自律自信;更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格與情操,使之立志學做真人,誠信服務社會,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