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警察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引言:無論身處何處,“優勝劣汰”的規律都不會消失。但目前,仍有許多高校存在教育觀念比較落后;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管理中缺乏對應的專業化人才等現象。因此,新形勢下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在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中,教師主要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主要以學生本身為主體,以學生本身的學習情況為教學依據。每個學校在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時,每位教師都應該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一個徹底的認識與理解。教師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是學生們的導向,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因此,只有教師完全理解認識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們教學主體的地位才會被重視起來,學校才能更好的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觀念。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幫助教育教學管理對象的個性化,以及人才培養的一致化。以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為基礎,高校教育的教學模式也就不會再單一、死板。只有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教育教學管理的中心,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管理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1]
(一)整體教育觀念比較落后。教育理念,即關于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整體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教學方向。只有高校擁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學生們才會得到更好的服務和管理,得到更好的教育。目前,仍有不少大學的教師存在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們只是一味地追求完成課程進度,完成教學指標等,只考慮到自己在講臺上是否講的“快樂”,卻不在乎學生們在講臺下聽的是否“快樂。”在大部分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常有整體教育觀念比較落后的現象。學校和教師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思考、重紀律嚴格、重知識灌輸。這樣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而且不利于學校培養復合型人才。[2]
(二)整體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整體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其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們每天都是教師,課本和課堂,課堂上急于找課本中老師講的知識點,課下急于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接受著填鴨式教育。每天學生們都在忙于聽課、記筆記、趕作業,過著“三點一線”的學習生活。這導致學生們遺留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夾生學習”,一切都是徒勞;教師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沒有一個正確了解,所指定的教學方案對學生們不適用的現象。整體教學模式單一,學生會覺得學習比較枯燥,將會產生應付學習的心理,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沒有一個正確的把握,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學管理。
(三)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中缺乏對應的專業化人才。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中專業化人才緊缺。一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只有有了專業化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管理。古語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每位教職工都有他的工作重點,不是每一位教職工都精通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些教師只注重科研,對于教學管理不是很了解,不太愿意加入教育教學管理的隊伍中。因此,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中缺乏對應的專業化人才。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管理理念。無論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一個正確的理念。因此,以人為本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的創新措施的基礎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管理理念。大學教育就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符合新社會要求的人才,其主體就應該是學生。實現教學理念上的創新,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合理的進行管理。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們今后的發展,才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復合型人才。
(二)完善教育管理考核制度。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想讓以人為本教育教學管理順利進行,不僅要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的管理,而且也需要學生們的配合。因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不是靠一個人,一部分人或是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每個人都應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需要全體師生一起努力。校方應該完善教育管理考核制度,要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具體人。校方也應該加強對教師教育管理,教育素質,教育知識等方面的培養,建設服務性的管理隊伍。
總結: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至關重要。為了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高智商,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