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市環境保護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2沈陽清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3沈陽市眾鑫恒環境咨詢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多水少,分布不均。近年來,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人們忽視了對水資源的保護,導致多個大水域出現跨區域污染問題。由于缺乏經驗,跨區域水污染治理不盡如人意。跨區域水污染治理的難題在于面積廣、資金投入量大,需要多方協調,需要更加專業的技術團隊支撐。跨區域水污染控制可以看作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如果能得到妥善解決,將對當前亟待解決的跨境空氣污染問題起到借鑒作用。
跨域水污染問題實質上是跨越一個或多個行政區域的邊界,對區域外的區域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其污染源范圍廣,不僅影響河流的上、中、下游,也會給沿流域居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沿地區經濟社會效益的健康發展;因為區域性跨界水污染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針對性,不容易達成一致意見,統一管理;就目前的水污染控制技術而言,仍處于深入研究階段,但尚無大規模的水污染防治體系。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化程度的迅速提升,雖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生態遭受破壞的問題卻日益嚴重,對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資源儲備較為豐富,但在人均水平上我國的情況并不樂觀,如今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矛盾越來越沖突,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有水資源的匱乏和水資源的污染問題。而跨區域的水污染更是難以治理成為了我國環境污染問題中的難題。以下對跨區域水污染治理中的難點和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一些地區對于污染重視程度不夠,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仍然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環境需要,一昧的追求GDP而忽視了環境。水污染治理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沒有得到足夠的完善和發展,從而使得水污染治理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展開和相應的保障。
由于水資源的流動范圍較廣,往往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造成的一些水污染會隨著水資源的流動侵入到其他區域中,這些被侵入的區域中不乏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而這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本身就很難為本區域提供進一步的經濟發展,更難為環境治理再出力,就使得污染問題沒有辦法進行解決和治理。
在跨區域水污染治理過程中對一些污染問題或污染企業等,不能單單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整改解決,更要從整體入手。例如,為環保企業提供便利促使污染企業愿意整改,主動進行整改,同時對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的企業也要進行相應的處罰,在協調各方的需求下,對環境進行治理,保證環境治理的有效且可持續性。
建立一個具有高度權威性和技術性的跨領域管理機構來負責這項工作是必要的。跨區域協調管理組織可以構建多方協調網絡,根據區域特點、污染性質和治理目標考慮其基本屬性。當地方政府之間發生利益糾紛時,它可以起到協調和裁決的作用。也可以降低雙方地方政府的中間成本,提高政府處理效率。此外,政府協調機構還應在體制內進行調控,探討建立區域性環保組織,建立適合當地經濟發展和流域特點的跨區域環境管理機制,使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齊心協力,順利實現國家環保目標。
水資源污染問題不同于土地污染等流動性較差的污染問題,水資源污染往往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而跨區域水污染問題的流動性強和影響范圍更是廣大。在跨區域水污染問題中經常出現上流制造污染下游承受污染的現象,而又因為跨區域不同政府之間的影響,往往上游地區對污染的治理意識不強,導致水污染流入下流區域,對下流區域造成很大的環境破壞。但下游地區又認為并非自己造成的污染對污染也不加以治理,最終破壞環境,對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各區域間對跨區域水污染問題認識不透徹、不清晰或者不愿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所導致。在具體的跨區域水污染治理過程中針對這種情況施行不同的解決辦法,首先可以從上游地區的污染源進行控制或限制污染的排放,從而減弱污染。或者由上游地區為下游地區提供經濟補償或相應的補救措施用于水資源的污染治理。同時,更要對水質嚴格進行管控根據水的質量對水進行相應的治理,如上游水可以根據自身的出水質量來對下游進行相應的合理的補償,從而實現上下游共同進行水污染治理工作,防止相互推諉的現象發生。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水污染的日益嚴重,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已經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面對區域性跨界水污染問題,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積極推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根據水污染的實際情況,我們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水污染治理的成功經驗,從制度和政策上保證區域水污染治理的水平和效果,為我國跨境水污染問題的及時有效解決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