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博 李珍 王錚
在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中,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其主要是指人體甲狀腺細胞在局部異常生長,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頸部受到壓迫,甚至出現惡性病變,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研究顯示,多數甲狀腺結節均為良性,但隨著疾病的加重,易導致其結節體積增大,對頸部美觀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手術切除治療為主,以抑制甲狀腺結節的發展、降低惡性病變風險和減小結節體積等作為治療目的[1]。因此,本次研究分析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的優勢,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納入標準:結節的起始直徑<10 cm;經細針抽吸活組織或超聲檢查確診為良性甲狀腺結節,且為單側甲狀腺良性結節[2];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知情同意研究,且自愿參與;年齡>18歲。排除標準:近期具有避孕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降脂藥應用史;合并其他疾病。觀察組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15±6.64)歲;男10例,女40例。對照組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39.66±6.57)歲;男9例,女4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并將肩部墊高,使頸部充分顯露出來,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骨切跡上兩橫指部位依據腺瘤大小沿著皮膚紋理進行橫向切開,后逐層切開患者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采用高頻電刀將患者頸闊肌間結締組織和頸前筋膜進行游離和疏松,并縱向切開患者頸白線,使甲狀腺腺體能夠充分暴露,在將甲狀腺葉進行游離后,根據瘤體的性質和大小明確切除范圍,保留甲狀腺后被膜及部分腺體組織,楔形切除含結節在內的大部分甲狀腺組織,操作過程中應避開重要血管,不顯露喉返神經,避免造成損傷。術畢給予止血操作,并將硅膠引流管置于甲狀腺殘端,實施縫合且加壓包扎[3]。
1.2.2觀察組 實施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患者取平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選擇及切開游離甲狀腺操作同對照組一致,沿甲狀腺真假被摸之間用高頻電刀銳性分離,結扎切斷甲狀腺中靜脈、上下極動靜脈,辨認保護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在氣管前切斷峽部,完整切除患側甲狀腺腺葉,徹底止血后留甲狀腺殘腔硅膠引流管1條,逐層縫合切口,并加壓包扎[4]。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恢復情況以及1年后結節復發率。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無并發癥發生,生活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輕微不適感,無嚴重并發癥,生活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術后恢復情況包括24 h引流量、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兩組1年后結節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1年后結節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24 h引流量(48.17±1.21)ml低于對照組的(56.17±3.21)ml,住院時間(4.11±1.02)d短于對照組的(7.56±1.43)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1年后結節復發率比較(n,%)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4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表4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甲狀腺結節的引發因素較多,如致甲狀腺腫物質、高碘、缺碘、基因突變、激素合成障礙等,但臨床對于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尚未統一標準。研究發現,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發病機制較多,主要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受到阻礙所引起,從而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5-9]。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其疾病加重,以自主性高功能甲狀腺瘤轉變為毒性甲狀腺腫甚至甲狀腺癌。目前臨床對于良性甲狀腺結節通常以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易增加復發風險[10]。甲狀腺結節目前一般以手術切除方式治療,但大部分甲狀腺切除術存在較多不足,且易增加機體創傷及術后并發癥風險。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在臨床應用廣泛,與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相比具有諸多優勢,如術后恢復快、出血量少、手術創傷小等,該手術切口較小,術后不易遺留瘢痕,能夠滿足患者美觀需求,且該種手術具有較高安全性,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改善患者疾病預后[11]。同時該項手術能將甲狀腺充分顯露,在手術中擴大醫生的視野,能減少對周圍組織損傷,有效消除病灶,預防隱性癌變存在而導致的復發情況。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80.00%,1年后結節復發率0低于對照組的14.00%,并發癥發生率2.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24 h引流量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對患者甲狀腺功能影響小,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甲狀腺結節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實施治療,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還能促進患者術后早期恢復,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