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PCOS是一種育齡期女性由于內分泌失調和代謝紊亂引起的婦科疾病[1],以持續性無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癥為基本特征。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多毛和肥胖癥等,可導致患者停經或不孕,遠期可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子宮內膜癌變發生率,對患者生育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傳統治療主要通過口服避孕藥調整月經周期后給予促排卵藥物治療,但部分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研究發現,PCOS患者多表現為以胰島素抵抗(IR)為特征的代謝紊亂,高胰島素血癥和IR在PCOS發病及進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臨床多聯合胰島素增敏劑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對收治的部分PCOS患者在應用達英-35治療基礎上聯合胰島素增敏劑治療,即二甲雙胍和呲格列酮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30例PCOS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7.89±4.15)歲,體重48~76 kg,平均體重(59.05±6.06)kg;觀察組患者23~38歲,平均年齡(28.12±4.23)歲,體重47~77 kg,平均體重(59.95±6.68)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PCOS臨床診斷標準[2],并經超聲檢測確定;②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甲狀腺疾病;②庫欣氏綜合征;③先天性腎上腺素皮質增殖;④其他疾病導致的雄激素分泌。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月經來潮第5 d晚上口服達英-35[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14,規格:(2 mg/0.035 mg)×21片]治療,1片/d,21 d為1個療程,服用3個月經周期。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胰島素增敏劑治療。達英-35用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餐后口服二甲雙胍(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99,規格:0.5 g×30片),0.5 g/次,3次/d;早餐前口服呲格列酮(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48,規格:30 mg×14片),30 mg/次,1次/d,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月經周期2~3天或B超監測無優質卵泡(閉經期),取清晨靜脈血3 ml,檢測LH、FSH、LH/FSH、T、E2、PRL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采用陰道B超監測卵泡發育情況,如卵泡直徑≥16 mm,卵泡數量<4個則判斷排卵正常。孕12周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正常且B超顯示胚胎發育正常則記為妊娠成功。③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H、LH/FSH、T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SH、E2、PRL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妊娠率和排卵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排卵率89.23%(58/65)高于對照組的61.54%(40/6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431,P=0.000<0.05);觀察組患者妊娠率83.08%(54/6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0.77%(33/6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325,P=0.000<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生惡心5例,嘔吐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85%(9/65);觀察組患者發生惡心4例,嘔吐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3.85%(9/6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PCOS患者由于卵巢發育異常,誘發卵泡期黃體生成素連續性增大分泌量,造成患者不孕不育,如不給予科學治療,可引發子宮內膜癌,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但普遍認為與家族遺傳因素和子宮內環境有關[3]。以往治療主要通過口服避孕藥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近年來研究發現[4],PCOS常伴有高胰島素血癥、IR和垂體或卵巢功能異常。IR是指由于機體內胰島素對葡萄糖利用、吸收效能降低,為保持相對正常血糖水平,代償性提高胰島素分泌水平,進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癥的一種失常代謝狀態。因此改善IR和高胰島素血癥狀況對于提高FCOS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達英-35屬于一種短效口服避孕藥物,又稱炔雌醇環丙孕酮片,由醋酸環丙孕酮和炔雌醇組成[5]。其作用機制如下:①通過抑制垂體LH分泌和合成,降低源性雄激素生成;②炔雌醇可提高性激素結合蛋白的合成效率,提高T的代謝清除率,減少游離雄激素合成[6];③孕激素醋酸環丙孕酮具有較強的抗雄激素作用。其不僅可控制卵巢排卵,起到避孕效果,還可有效降低雄性激素,緩解多毛癥狀,對月經不調也有很好的調整作用。但由于其發揮黃體酮作用同時還具有糖皮質激素樣效果,可增加患者體重,加重糖、脂代謝異常,因此對于FCOS伴IR患者臨床效果有限,臨床治療應聯合胰島素增敏劑治療。胰島素增敏劑主要包括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二者作用機制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抑制葡萄糖合成,后者主要提高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
二甲雙胍屬于雙胍類抗高血糖藥物,在抑制肝臟生成葡萄糖的同時可以強化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葡萄糖的吸收,達到降低血糖目的;且由于其可明顯降低胰島素水平,改善胰島素對周圍組織影響,緩解胰島素抵抗狀況,進而抑制高雄性激素血癥和高胰島素對排卵的影響,緩解FCOS惡性循環的內分泌環境,改善子宮內膜環境,有效恢復卵巢正常排卵功能。呲格列酮屬于噻唑烷二酮類抗高血糖藥物。其作用機制如下:①通過活化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PPARγ)提高胰島素受體基因表達,在增加葡萄糖轉運體-4(GLUT-4)對葡萄糖攝取量的同時降低肝糖合成能力,最終實現提高肝臟及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的目的;②胰島素水平降低后,可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卵巢/垂體胰島素受體,有效控制LH分泌數量和頻率,抑制雄激素生成,改善卵巢激素環境。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LH、LH/FSH、T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可有效糾正高雄激素血癥狀態;觀察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能夠改善月經紊亂狀況,促進排卵,進而提高妊娠幾率。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顯示[7],單獨應用呲格列酮會伴有水腫癥狀,但本次研究未見,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二甲雙胍能夠抵消部分副作用。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因條件所限,沒有分別比較達英-35聯合二甲雙胍、呲格列酮臨床效果,可在今后工作中進行深入分析。另本次研究對于部分懷孕婦女進行隨訪,B超顯示胎兒發育良好,但仍需要進行遠期跟蹤,來進一步驗證藥物安全性能。
綜上所述,FCOS患者應用達英-35聯合胰島素增敏劑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高雄激素血癥狀況,恢復卵巢功能,且用藥安全,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