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芳
摘 要: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各地高校文類專業中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之一,在提升文類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培養中文類教師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能,同時在發揚、傳承社會文化及人類精神風貌等方面也承擔著重要職責,推動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升該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課程教學;專業素養;改革
在整個教育階段,語文都是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中文專業教師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能,而且漢語言文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并且其應用性相對較廣,在漢語言文學領域、教育領域等方面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漢語言文學行業發展與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推動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為漢語言文學類人才培養提供更多支持,就成為高校教學建設中的重要任務。
一、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不明確。從目前來看,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在面對近些年社會價值文化沖擊時,沒有很好的明確自己的教育理念,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沒有深入的認識,面對就業率低就提出積極打造應用型人才,面對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就開展教學改革,刪減輔助性課程。雖然近些年人們針對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但人們對于該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容和價值也缺乏足夠認知,課程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課程教學還是以講授式為主,“重學術,輕師范”和“重科研,輕教學”在該專業教學中十分明顯。
2.課程結構體系不合理。課程結構體系是各專業教學極為重要的依據和思路,它會直接影響教學的具體進度和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漢語言課程的課程結構與基礎教育實際缺乏足夠的銜接,與時代和生活實踐缺乏足夠的銜接,很多高校并未對人文性與實用性結合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使得該專業課程教學很難滿足社會發展和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專業教學的整體效益就得不到顯現,也沒法提升漢語言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3.教學形式落后。教師自身對教學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使用會給各專業教學帶來重要影響,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及時結合新的條件改進教學形式。然而,很多教師依然實行落后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依然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更多地對學生進行生硬的知識灌輸和傳播,缺乏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方法,這很容易導致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不能結合學生自身的需求和個性來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步程度等方面缺乏足夠的關注,教學的整體效果也很難得到持續的提升和改進。
二、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1.明確教學理念。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高度重視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明確,重視學生自身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積累,改變該專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學術,輕師范”與“重科研,輕教學”的觀念,引領學生積極思考社會文化和具體現象,從而為社會精神和文明的傳承提供重要支持。因此,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需要及時脫離理工科教學和傳統教學思路的束縛,拋卻培養能工巧匠的思維,高度重視學生自身人文素養和主動探索能力的提升,立足于與社會發展高度相關的漢語言文學與文化,從社會人文教學出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2.完善課程架構。高校必須及時加強漢語言文學教育課程架構和組織的改革,推動課程結構的調整與更新,為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加強與基礎教育相關知識的銜接,緊緊跟隨新課程改革改進教學內容,同時利用日常生活實踐中與課程教學相關的要素來引導學生形成人文素養,鍛煉學生的人文思維,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和教學能力。比如,語文新課程要求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主觀感悟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該專業就應將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與引導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專業學生掌握利用各類事物帶領班級學生領悟文章內涵的能力。
3.改進教學形式。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積極推進教學形式的改革,利用多媒體等手段開放學生的學習思維,借助新的教育技術拓展教學范圍,將更多的漢語言文學因素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漢語言文學素材,引導其形成更加豐富的主觀體驗,同時注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主觀體會,利用人文氣息和精神鍛煉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主動體驗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進度計劃,為學生有效利用資源提升自身的漢語言文學素養提供支持。
三、結語
新課改的實施,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提出了諸多挑戰,高校漢語言文學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已經和迫在眉睫。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高校與教師必須結合漢語言文學類專業建設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學發展規律,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開拓創新,更新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課程理論,推動課程教學革新與發展,這樣才能使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更有意義,促進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欣.面向新課改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J].教育(文摘版),2016(11):286
[2]張羽華.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 改革的困境與探索路徑[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5):41-45
[3]羅肖麗.淺析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文教資料,2018(29):9-10
[4]孟偉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師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淺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3):113
[5]文清清.多元文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7(3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