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謝河鎮社會事業中心,四川 南充 637300)
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這些文化在起著一個宣傳、組織、引導以及示范的重要作用,推動了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與和諧發展,為整個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學習先進的文化。如今,很多地區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導致很多傳統文化趨于消亡,這是十分可惜的[1]。建設群眾文化要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在繼承與弘揚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基層群眾參與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才能更好的建設群眾文化,繼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可以說,群眾文化活動就是為人民服務,人們通過參與基層文化活動可以達到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的目的,還可以結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自己業余生活,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整體群眾的綜合素質。有些地方文化建設是通過在基層建設文化館或者圖書館來實現的,群眾在參觀文化館或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豐富群眾自己的精神生活。群眾文化活動與相關設施對于增強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十分有幫助的,有了這些活動或相關設施,才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學習與生活提供一個精神交流的平臺,這樣才能夠更好為人民提供精神家園,促進社會的進步。
傳統文化的形成在地域中存在著較大差異,所以建設不同地域的群眾文化時,也應充分考慮相關地域的地域文化特色,并結合地域文化特點進行群眾文化的建設,如相關地域的節日文化、燈會文化等,都會隨著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風俗文化,所以相關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時,應結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再進行群眾文化的建設[2]。如在相關地域文化活動中,加入現代化崇尚科學、保護自然、熱愛祖國的等理念,群眾在參與傳統文化活動的同時,也能形成現代化群眾文化。另外,為了使群眾更好的形成現代化群眾文化,也可以進行開展定期的現代化群眾文化建設講座,以使群眾文化建設能更為深入到群眾中,并實現群眾文化的建設。
群眾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基層群眾的支持,所以應優先建立好基層的群眾文化。而建立好基層的群眾文化,離不開基層群眾管理者的支持,如街道、社區的領導干部,只有通過相關基層領導的參與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才能夠使群眾文化建設的更有效率。此外,仍應該成立基層管理人員的隊伍,并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以使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既有效率,也有一定科學性。通過對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也能夠使基層管理人員的交流更為有說服力,以使基層管理人員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更為順利。基層管理人員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也應尋求技巧方法,如首先對基礎群眾的生活進行了解,對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進行掌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使基層群眾積極的參與到群眾文化文娛活動中,從而達到促進群眾文化的建設的目的。其次,基層管理人員也應將基層的文娛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以使群體活動組織有序、氛圍良好、活動人員精神愉悅。通過基層干部組織良好的群眾文娛活動,群眾不僅樂于參與進來,也能夠使群眾文化建設變得方便。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進程中,首先要促進發展群眾文化事業工作,吸取外來的先進、優秀文化。因為群眾文化的發展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文明的良性循環,對提高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主旨是宣揚愛國愛人民、團結互助、艱苦奮斗、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等良好文明社會風氣及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并以群眾文化獨特的魅力為基準,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因地制宜的開展各種各樣文化或表演活動形式,并利用多種形式和樣式,如中國傳統的戲曲、舞蹈等優秀節目文化[3]。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不但要加強宣傳優秀文化節目,而且也要做好節目創新,提高創作水平,創建符合群眾利益的優秀文化,確定一種良好文化價值活動導向。
開展和建設群眾文化工作,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群眾文化活動的場地,如各地的群眾文化站(館)、群眾藝術館等。要充分發揮群眾對群眾文化廣泛參加積極性,并大力做好先進、優秀文化或文明教育、增加群眾健康娛樂審美性、促進群眾和諧關系、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并加強群眾情感溝通和思想交流。再次要以群眾文化活動這個載體,積極參加組織開展指導社區文化站及各種文化場地等活動;并開展多以青少年、婦女和學生及農民工、老年等為主題的活動,使各種群體的人們積極參與,豐富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并從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得到熏陶、啟發和良好教育,為建設和諧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總而言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這就需要相關單位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引起高度的重視,不斷創新文化工作的方式,使文化活動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推動相關單位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