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達奇林業局綜治維穩中心,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企業工會可以說是黨組織和企業職工之間彼此溝通的渠道,新時期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融合當前時代發展特點,基于當前新形勢和新情況下的眼光去看待職工自身的訴求,積極的開拓思想政治完成事物建設的新局面。將企業生產經營與穩步發展作為發展主線,將維護職工自身基礎權益作為出發點,切實的進行好工作定位,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出職工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企業在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影響下的發展趨勢逐步構成。企業職工自身的生活水平仍然需要持續完善,職工生活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可是,在不同的區域以及行業中的人們其對于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這樣的一種情況使得階層和不同群體在收入上存在較大差距,并且產生了收入不平衡的情況出現。工人的價值觀念也產生了巨大的轉變,其中物質需求與滿足開始超出了思想上對其給予的鼓勵。企業發展從被動型朝著主動型發展變化,注重職工行為的主要性,把職工自身的思想意識變為主動。
企業開始獲得持深入的發展,不但對以往工會組織的干部思維形式帶去沖擊。同時,在工會組織當前的工作情況分析,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企業工作的認同會產生很大的制約。
當前企業在持續發展中經常會面對多種多樣的問題,盡管多個企業規模在持續的提升,可是其面對的服務則變得非常的困難,不僅要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還需要控制發展成本。所以,工會在這一過程里一定要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首先工會需要摒棄以往封閉的思想觀念,把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工會發展命運聯系在一起,真正實現為企業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其次工會在進行發展時需要不斷的突破限制,真正的從幕后走到前臺,為職工與企業謀利益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基于“互聯網 +”時代發展背景下,工會工作的內容與工作方式也產生了一定的變革,尤其是基于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工會工作不得不面對非常多的挑戰與機遇。基于這樣的一種情況,把工會工作和互聯網有效的鏈接在一起,設置互聯網 +的工作模式,已經成為了工會工程創新的重點。首先,工會是企業和員工彼此聯系的紐帶,合理的運用互聯網能夠更好的服務職工,同時還能夠使得職工自身的基礎利益得到保證,團結職工,匯集力量。其次,運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的相關活動;諸如運用互聯網構建職工信息平臺,運用信息平臺及時的掌握職工動態,收集職工對工會提出的建議并匯總。線下活動其中主要包括了:設置企業官方的微信公眾號,積極的進行好相關的推廣以及維護工作,并且及時的更新工會當前的發展動態。強化并促進“網上工會”的建設工作,締造網上網下彼此推進、有效融合的一種工會工作發展格局,使用互聯網手段使其能夠對工會傳統工作形式給予補充并不斷升級,在當前“互聯網 +”時代和職工保持聯系完成創新實踐。為了改善工會網上工作存在的覆蓋面窄與服務手段不充分等問題,積極摸索出“互聯網 + 工會”服務職工新載體的工作方式。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打造網上工會就變得非常主要,“網上工會”其中涉及到了微信公眾號基礎的應用功能和新媒體管理平臺以及省級職工網上互動的活動平臺。構成省級工會網上宣傳的一種支持體制;構成統一規范、功能互補、協同互助、有粘性的工會網站、微信等一系列的新媒體發展矩陣。通過意識上的改變、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完成企業品牌的再造、實現資源整合、完成流程的優化、切實強化職工在企業工作的滿意度、提高員工歸屬感與獲得感,促進工會服務朝著高效化和常態化以及精準化的方向發展。
當前隨著我國工會十七大的快速召開,針對工會十七大精神的有效貫徹和落實等工作變得十分緊迫,在工會進行工作過程中我們需要一直秉承十七大發展精神,圍繞十七大進行有關工作,不斷提高十七大精神在當前工會工作指導過程中的常態化狀態。在對常態化監督體系進行建設的時候,一定要將組織作為主體社會并且將廣大的員工作為發展監督的基礎,全面促進常態化監督體系的構建,在屆期中劃清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步驟性,不斷深化工作深度,讓有成效的監督體系能夠完成工作面的覆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工會更好的執行會議精神。各級工會組織還需要一直執行對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盡自己最大的牡蠣為職工群眾服務,把黨與政府的關懷以及工會的溫暖傳送到廣大職工的心坎上,最終成為職工信得過和靠得住并且是離不開的“娘家人”。
當前新的發展形勢下,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與維護者其自身的身份與作用變得更加明顯。職工群眾尤其希望工會能夠將職工權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作用發揮出來,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真正的為職工說話為職工辦事。企業黨政領導也愿意讓工會在對職工隊伍穩定發展過程中發揮出一定的減震作用。這就需要運用政治眼光與創新方式去執行職工合法權益和基礎職責。企業工會組織需要堅定不移的站在維權工作的沿陣地,準確的處置好地“兩個維護”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變革力度、發展速度與職工對于企業的信賴度融合在一起,始終秉承民主決策的發展原則和職工整體受益的發展原則和不超出職工具體承受能力的原則與保障職工基礎生活的原則。企業工會一定要保持和職工群眾之間的緊密聯系,真正了解公司勞動關系情況、困難職工群體實際的生活情況、“五險一金”繳納現狀等幾個方面有所了解,做好第一知情人,做好踐行者,要敢于為職工說話辦事,保障職工自身合法權益,盡最大的可能在經濟上、精神上、法律上為困難職工提供幫助。在保障職工自身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一定要將職工群眾呼聲當成首要信號,將職工群眾自身的需要單車第一選擇,將職工的利益當成第一考量,將職工滿意當成是工會工作的首要標準,建立起一條溫暖的通道,將保障企業職工隊伍的穩定發展當成工會講政治、講大局的的基礎要求,堅決抓好并落實好相關責任。此外,還需要持續的強化工會建設,進行好幫扶工作,切實完成工會資源的整合。工會組織需要始終堅定不移的將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發展指引,強化工會的保障工作,使其能夠真正的服務于廣大職工,促進處置職工收入分配和福利保障以及幫扶救助等多個方面的發展利益,以促進工會職工援助服務體系建設作為發展基礎,創新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幫扶形式。
綜上所述,想要徹底的落實我國工會宣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開創我國工會工作發展新格局,就需要在當前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嚴格遵照我黨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方針,不斷提升工會領導自身敢于承擔的思想觀念,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加強工會團隊的建設。不斷完善工會制度的有效創新,落實常態化監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