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和諧持續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當前,部分國有企業還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主要表現在有的企業干群溝通不順,上下關系不融洽;職工、部門功利思想嚴重,互相猜疑,搞自由主義,左右關系緊張。結合分廠、車間、班組檢查工作,通過聽取匯報、個別了解以及結合平時把握的情況綜合分析,調查了解了一些職工群眾最為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廣大職工群眾是顧大局、思改革、盼發展、求穩定、保平安的,雖然目前我們光伏產業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導致當前光伏市場的嚴重下滑,面臨很多困難,用人用工制度改革的力度比較大。但是面對現在市場的疲軟,一些中年職工思想出現了困擾,同樣,年輕的職工思想比較活躍,價值取向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因而也引發了一些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反映為:
一、關心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目前企業的困境,造成職工收入減少,部分職工還因疾病、子女就業上學、災禍等原因,生活拮據。有的職工說,我們要求不高,只要效益滿足就行;工作環境不講惡劣,只要工作順心就行;效益收入不講高低,只要生活夠用就行。
二、害怕的是沒有崗位。減員措施的推行,加重職工的不穩定感,有的職工擔心改革改到自己頭上崗位保不住,擔心自己文化低轉崗后再竟爭上崗難,擔心以年齡為界,擔心改革措施不公平等。
三、痛恨的是腐敗現象。大多數職工說,對社會上的腐敗現象大家都很痛恨,但那不是自己操心的事,針對有些單位出現了工資帶帽克扣員工工資等現象,職工最痛恨的是發生在本單位、本系統的腐敗。
通過“熱點、難點”問題的調查了解,至少我們從中得到了三個方面的啟迪。
啟迪之一:增強群眾觀點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只有樹立了這樣的基本觀點,我們才能擺正對職工群眾的基本態度,才能擺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只有深入職工群眾,才能了解和理解職工群眾。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現在有一些干部的“群眾落后論”的思想比較嚴重,認為自己的覺悟自然要比職工群眾高,另眼看待,甚至盛氣凌人;有的對職工的呼聲、疾苦和冷暖不聞不問,漠然置之,在感情和作風上日益脫離群眾;有的民主意識淡薄,工作作風簡單粗暴,動輒指責、埋怨、訓斥,不注重調查研究,凡事以我為中心等,因此,我們的領導干部要牢記黨的宗旨,切實從思想上樹立群眾觀點,把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啟迪之二:加強與職工群眾的溝通是做好新時期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徑。人是有感情的,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有自尊心、自愛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因此,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想使職工接受自己正確的觀點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職工,尊重他們的人格、權利、尊嚴。反之,假如我們不理解、尊重職工,就很輕易使雙方的關系處于緊張狀態,從而使工作陷入僵局,不僅不利于某些問題的解決,而且加深雙方情感上的裂痕。一般來說,我們所面對的是既可敬、又可愛、又可憐的職工群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輕易滿足、通情達理的好職工。只要我們的工作到家、到位,他們是會正確處理“三者利益關系”的,是會理解、支持改革的。當前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大都與職工利益息息相關,因而引發了不少矛盾,各種牢騷怪話時有發生。其實,問題與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管理人員不能遵循以職工群眾擁護不擁護、滿足不滿足、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自己工作的標準,不能從加強溝通理解的途徑和方法上去動腦筋、想法子,做細、做活和做實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啟迪之三:解決實際問題是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害。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而是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當中,離不開妻子兒女、油鹽醬醋;必然要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經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和困難,而這些問題決不是單靠思想工作和道理說教,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輔之以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這就需要他人的關心。在調查中,不少職工講,我們喜歡講話算話的領導,不喜歡豪言壯語的領導,最憎恨信口開河的領導。因此我們的領導干部必須深入生產一線,走進車間、走進班組、走進職工家,時時處處注重了解職工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關心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對一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困難和問題,領導干部要千方百計地幫助職工群眾解決,能辦則辦,不能辦則要明白地講,真正把職工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當然,有些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我們心里時刻想著職工群眾,真正把職工看作自己人,真誠善意地引導,推心置腹地講明困難,說明情由,職工群眾是會理解和諒解我們的。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任何一個明智的領導干部只有率先垂范,身體力行,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撼服四周的職工群眾,這樣才能保證職工心服口服,才能妥善處理職工群眾內部的矛盾。因此,越是深化改革,我們的黨員尤其是我們企業的管理者就越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榜樣力量和人格魅力去影響社會、打動群眾,端正黨風,改造社會風氣,激發職工的昂揚斗志,從而促進企業內部矛盾的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