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 濟寧 272000)
對地質學家來說,一個地區首先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地質地貌,這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同地區的土壤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區別,促使各個地域的景觀都各有特色。而地貌的不同則主要是由于地震、地殼運動等造成的,這種由地球內部動力而引發的擠壓,因為壓力、形式的不同,導致了地貌的多樣化。
氣候氣象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外大氣層以及地球自轉、公轉的影響,而由于大氣層的活躍性,導致地區氣候氣象變化的隨機性、突然性;而地球的自轉、公轉則是規律性的變化,也讓氣候氣象的變化也存在一定的規律性。
大自然中與人類緊密接觸的就是植物動物,他們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一個園林在建造時最為重要、運用最為普遍的一方面,植物以及動物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態得以平衡,極大的保護了環境,而且我們也可以根據環境的不同改善自身的狀態。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之一,人類最初的起源地都建立在江河旁邊。而且從古至今,臨水的地方都擁有超前的發展、形勢良好,而且這些地方適合人們居住、生存,因此水就成為了一個地域代表因素中的一個。
在進行風景園林的設計之前,設計人員應當通過不同的途徑對這個城市的氣候、地質地貌、人文歷史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這樣才能使園林體現出地區的地域特征。通過調查后設計出的園林才能更加符合這個城市的精神樣貌,能夠在設計園林時將每個城市的獨有的特點得到充分展示。而且這樣不但讓城市擁有了子的特點,還在城市未來的規劃設計上提供了一些幫助,讓人們能夠更好的生活。
設計人員在對風景園林進行設計時,除了應當對城市提前進行了解以外,還應當明確的知道建造這座園林的原因以及用途,避免出現設計只滿足了群眾的審美要求而與用途有所偏差的情況,而且只有了解了園林的用途才能在設計以及建造園林時最大程度的減少突發因素的發生,保證園林的順利建成。同時,由于地域的不同,在對風景園林進行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當地建筑材料的豐富程度,盡量使用當地的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以及建造時間。
氣候因素是園林建造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但也是最無法預測的要素。由于不同的地區位置不同,受地球自轉、公轉以及大氣的影響,氣候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從而導致地域特征的不同。因此設計師們應當從現實出發,從不同方面對園林的設計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比如陽光的照射、氣候變化的大概規律等等,避免這些外部因素對風景園林的建造以及運行產生影響,確保風景園林的設計方案能夠全面、完整。
文化是人們在歷史背景的影響下所慢慢形成并代代相傳的一種觀念意識,一個地域的文化背景不只可以追溯過去,還可以放眼未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背景還會不斷累積。俗話說:“中華上下五千年”,足可見我國歷史之悠久,而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儒、道、禪以及風水學都對我國古代的園林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一些古園林中,我們可以看到儒家、道家、佛家等眾多思想在園林中的展現。這種展現不但加強了對有限空間的利用,還通過風景園林對城市人文、風俗進行了詮釋,促進了人力與自然的融合,豐富了地域特征以及人文內涵。
在園林風景建造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地區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而阻礙園林的建設,而在當今社會在發展上高速前進的前提下,風景園林的建造要與現代社會更加貼近、有效融合,不但要考慮歷史文化等問題,還要具備時代的特征。歷史遺跡時歷代人民生活的印記、我們應當合理利用這些“財富”,取其精華、去其糟泊,為這些歷史遺跡加上現代化的因素和新時代的思想。風景園林的建造終究是為了服務人民,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園林的時代特征、人文內容,還要考慮園林帶給人們的舒適程度、時代感受,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與其共同進步,盡可能地提升大眾的生活質量。
民俗風情是一個地區最為顯著的一個特色,很多地區被大眾喜歡的原因就是其本身的民俗風情,它體現著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性格喜好等等,所以在建造風景園林時,一定要注重當地風俗民情在園林中的體現,在未來的開發中也是一樣,充分的展示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
總的來說,設計人員在進行風景園林的設計時,需要通過對不同地區的地域特征的仔細考察,尤其是地區的氣候特征、人文因素等園林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風景園林設計藍圖的實際效果深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同時可以通過對人文等因素的雕琢來大大加強人們在觀賞時的欣賞感。而且將地域特征融入風景園林的建造也有利于不同地區人們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