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審計局,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國在二零一三年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要對自然資產離任審計進行實施后,相關一系列工作都已經得到穩步推進。同時在二零一七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也進一步明確指出,對相關所有領導干部進行離任審計考核的主要指標分為重大事項決策以及生態環境等。另外審計內容也進一步包括土地資源以及大氣資源,還有森林資源等。
現階段我國學者對自然資源資產進行研究領域分析,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源環境責任審計;二是資源資產離任設計;對該領域進行研究。進一步認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在內容上不能只局限在財務審計上,應該根據相關政策的實際落實狀況、法律法規在實施過程中的狀況以及公共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效果等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評價工作進行多角度的開展,不僅要對社會經濟進行兼顧,同時還要兼顧生態效益。學者們認為對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進行開展的主要任務會及時對產權界定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現如今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工作開展不是十分成熟,屬于審計領域中的新鮮事物,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時的每項指標沒有明確的標準,特別是由于自然資源存在特殊屬性,導致其審計工作開展難度比較大。此外我國自然資源資產的區域界線相對比較模糊,例如河流跨區域性,使其資源的產權問題存在一定的爭議。
通常情況下傳統的審計主要圍繞著財政財務審計來進行開展的,但是隨著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方式的提出,審計范圍逐漸的不斷擴大,不僅包括財政財務等方面的數據審計,也包括對領導干部所管轄區范圍內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應用情況進行考核,這樣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有傳統的專業技能,也要掌握和自然資源相關的一些專業知識,但是審計人員多數都是財務和審計專業出身,難以同時具有水文和地理以及環保方面的專業知識,導致其自身不能快速勝任這項工作。
在十九大會議召開之后,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和編制工作已經被列入到了我國發展目標的綱要中,通過編制出相應的負債表作為自然資源審計工作的重要基礎,可以為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出相應的基礎。現如今我國已經有很多的試點地區順利的完成了編制工作,并且也收獲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試點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且我國每個地區的情況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并沒有普遍推廣應用資產負債表,因此需要對這項工作引起足夠多的重視,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快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高質量的審計隊伍,一方面要對培訓力度進行提高,加強對審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升,每一級的審計機關要重視審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同時經常性的邀請專家來進行技能的指導,每個地區之間也要可以進行經驗交流,盡可能的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另外一方面要做到審計資源的整合工作,由于自然資源審計工作的內容是比較龐雜的,難度也是相對比較大,因此要吸引更多方面的審計力量。審計資源的整合不僅包括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相互整合,也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整合,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審計的力量,打造出高素質的審計隊伍。
建立大數據共享和交換平臺,是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工作開展的必然發展趨勢,運用大數據的信息平臺,一方面要將大數據技術作為核心,建立起大數據的分析平臺,應用大數據處理系統對審計工作進行簡化,對審計的質量進行優化,全面的提高審計效率。同時有效的將傳統審計和新型的大數據審計相互的結合到一起,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計算和分析,在審計的工作過程中運用大數據分析平臺也可以對在線數據作出及時的監測和管理,保證數據的及時和有效。另外一方面需要合理的應用“3S”的地理信息技術,所謂的“3S”技術主要是根據地理信息技術和遙感技術以及全球定位系統技術作為核心的現代化地理信息手段,應用“3S”的技術可以突破傳統審計方式的局限,這種技術通過遙感影像能夠獲得自然資源資產的影像資源,可以對審計中的疑點位置進行不間斷確定,及時快速的獲得不同時間點和不同區域的自然數據,將不同時間點的數據以及圖像做出相應的對比,能夠及時處理存在的疑點問題。
總結:上述主要是從體制機制層面進行入手分析,關于自然資源資產的離任審計制度建設。此文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所以在對自然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效率提升的背景之下,必須要有效結合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這也是這個機制在環境問題處理中發揮出的重要作用,同時審計機關在生態文明中的監督作用也要進行不斷強化,才能促進我國環境可持續發展得到充分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