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縣龍店鄉龍店小學,河北 衡水 053400)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發揮群體的積極作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教師掌握整個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掌握與合作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交流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數學。數學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通過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提供成功的機會。數學問題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決,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解題方法,同時又分享別人的解題方法,共同討論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對于發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十分有利。
(三)促進了多邊互動。合作學習倡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進行多邊互動,是對現代教學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課堂教學互動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在這樣的設計中,沒有教師生硬的講解演示,而是讓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流,在組與組之間觀摩學習,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知識,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也真正實現了多邊互動。
(一)科學性。數學課程實施中合作學習應尊重科學,按客觀規律辦事。它要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教育教學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符合小學數學的教學規律和內容要求,以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掌握教學內容科學性的原則,有得于教師以整體系統的目光來審視課堂教學問題,以理性的思維來設計每-一個教學步驟,使得教學程序化,合理化和精確化。
(二)現實性。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合作學習內容的現實性意味著與他們直接相關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可以直接接觸到的事與物。如在學習了“圖形的認識”后,可以讓學生合作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漂亮圖案。
(三)趣味性。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正自主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邏輯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他們對一切都存在著好奇心和新鮮感。從心理特點看,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感覺與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很明顯,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因此合作學習在內容及學習方式的選取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愿意學習數學。
(四)開放性。正因為開放性問題解法多樣,結果不唯一,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樣,當學生面對這類問題時,往往思考不全面,這時候,他們迫切需要交流,合作學習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讓別人理解自己的平臺。在不斷的合作交流和彼此觀點的碰撞下,有爭議的問題將會越辯越明,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五)主體性。數學課標中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學生位,充分發揮在數學教學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主體性主要是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形成間發展的,在他與其他主體的相互作用中成熟和提高。課堂教學中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流活動主要就是學生彼此之間的交往,它對學生主體性的開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合作教學將小組活動作為教學法的主要組織形式,并給學生創設積極活動的情境。因為人的主體性是在活動中生成,由活動賦予,并在活動中發展。所以小組活動可以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自主于主體激活狀態,去實際操作,使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自主活動。因此在選擇合作學習內容時必須要考慮到有利于學生的主體性的發展。
(一)為學生提供指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需要得到數學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尤其是對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指導,促進小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小學生的探究意識。對于合作前的準備、合作中的配合、合作后的總結等環節都要求數學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技巧。當學生分工不清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分工,指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討論。
(二)合理分工協作。數學教師需要認真了解小學生個性差異、能力特征和基礎水平,對每一位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成績差異等做出詳細的判斷,然后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合理搭配、分工協作、優化組合。小組人數一般以4-6 人為宜,組建的原則應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做到每組的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的比例相當。小組成員間的座位應該是面對面或者相鄰,這樣更有利于小學生互相學習、討論,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時,數學教師要讓每個小學生在小組內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明確。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細心觀察小學生的動態和綜合表現,適時進行小組成員調整,以保證小組學生競爭力。
(三)精心設計學習內容。小學數學中的合作學習,需要小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做到科學合理,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小組合作學習中要避免不作任何啟示和引導就讓小學生合作學習和討論。在一堂小學數學課上,教師要設計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小學生探究與合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