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純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使得城市化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導致我國鄉村的發展與城市化建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中提出,加強對我國鄉村振興的建設,不斷增強發展農村經濟。在此背景下,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振興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主要針對鄉村戰略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困境及機遇、推進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實施策略等問題進行闡述分析。
長期以來,農村職業教育中缺乏資金的投入是農村職業教育面臨的最主要問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不斷的改善,國家和黨政府也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但是由于農村職業教育的資金嚴重緊缺,導致相關專項資金投入后也無法滿足農村職業教育的缺口。經費不足導致農村職業教育的教學基礎設施嚴重緊缺,使得中職學校相關專業的設立較少,同時缺少相應的教學儀器與先進的實訓基地。其次中職學校學生生活的基本設施保障部,如住宿環境簡陋且存在危房建筑。以上原因都是由于農村中職教育中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
在農村職業教育中教師的師資力量是學校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而就目前農村中職教學現狀而言,由于農村中職教育資金嚴重緊缺,多數地區教師的福利待遇相對較低同時還會出現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造成教師資源的嚴重流失。其次,受地域和經濟的限制教師缺少相應學習與進修,使得教師的專業水平難以得到提升。加之農村環境較差,一些年輕教師不愿意去農村進行教學,其中身處農村的教師也不斷學習逐漸流向發達地區的城市教育行業中。
近年來,我國農村面臨著村里人們都想走出去的現狀,都想脫離農村生活,由于這種思想比較嚴重,導致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招生困難的現象。多數農村學生的家長一心想著將學生送到發達地區的城市去讀書,導致中職學校生源嚴重減少。其次是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發展,使得農村多數都是年齡比較大的空巢老人。
首先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必然要建立健全相關教學體系。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中,多數中職院校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無論在制定招生計劃上,還是在專業課設置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問題,與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腳步相差甚遠,無法為社會培育出高素質技能型且能夠有效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導致農村職業學校生源緊缺。
在十九大會議中我國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為解決農村“三農”問題給予相應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并且指出將農村教育的振興放在重要位置。由此看來,加強對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建設正是順應了黨和政府的戰略發展目標。其次,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對農村教育進行改革與建設的相關政策,并成立了相應的專項資金投入對農村教育行業中,大力支持發展農村教育改革與建設工作。其次,我國是農業大國,對一些農業人才的需求較大,積極在農村中職學校培養相應的技術性人才,并投入對農村建設的使用中,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相應的支持。
農村職業教育落后的核心問題就是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因此,這就要求黨和政府應不斷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優化中職學校的基礎設施,增加教學設備,同時增加對專業課程的設置,建立完善的實訓基地,不斷優化中職學校教學環境,改善農村中職學校的落后現狀。
首先,應積極引進師范類專業的教師人才,國家加大對鄉村教師的補貼,減少農村師資力量的流失,為農村中職學校提供重要的教學基礎保障。其次,加強對原有教師的培訓與學習工作,鼓勵教師積極進修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職業素養,以此不斷提升我國農村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背景下,加強對農村中職教育的建設是現階段鄉村振興的首要問題。因此,鄉村中職學校應牢牢抓住此機遇,針對農村中職學校面臨的問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振興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