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四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都是圍繞明目標、鼓干勁、強規矩、謀發展,來指導、引領和服務于企業經營發展中心工作。其中,黨建工作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與政治核心作用,圍繞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力、實現價值創造為出發點和著力點,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持續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企業文化建設在一點上與黨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核心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是以價值觀、經營理念、行為規范來引導企業發展方向、凝聚員工士氣和激發經營活力,促使上下同心推動企業發展,讓企業發展成果惠及員工。
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都是圍繞精神理念、形象識別和行為規范,采取浸潤形式的思想教育,培育職工的素質能力,強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效能提升。其中,黨建工作主要是通過基層黨組織、黨員及領導干部,以理論學習、思想教育和主題活動等形式,密切與廣大職工聯系,廣泛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輻射、影響、帶動職工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進。而企業文化建設稍有差別的是通過內部職能部門或機構,以宣講、培訓、考核等形式,向職工傳遞和灌輸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統一行為規范和形象識別,激發職工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主動性,從而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由于國企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方向一致、形式和途徑的相似,兩者體系建設必然發生聯系,產生融合。從前面論述可以看出,黨的政治思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綱領和指引,必然也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核心精髓,兩者相互交融,共同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能量源。國企黨建作為企業文化的根和魂,不論是從思想理論的智慧支撐上,還是從鼓舞群眾擁護基礎上,都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料和持續有力的理念引領,是國有企業文化強有力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思想保障。而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范,也都處處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體現出黨建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
價值觀是文化的思想精髓,唯有價值觀的本源正確,理念和行動才會正確。也惟有信念統一,方向正確,才能上下一心同呼吸、共命運、謀發展。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理論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是指導中國改革發展最根本的精神指引。所以,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強化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不動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朝著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工作方向,全面推進企業發展活力和質量,堅定做好國家重要政治、物質基礎保障,擔當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力量依靠。
國有企業黨建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著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通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以及“三重一大”議事決策機制,實現黨組織全過程參與企業管理決策各個環節,進一步增強企業決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構建民主決策文化;通過貫徹“黨管干部”原則,確保將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同志放到重要領導崗位上施展才能,以打造選人用人文化;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責任,嚴格黨的作風和組織紀律的執紀監督,加大對黨員干部違法違紀高壓懲處,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潔文化;加強黨建標準化建設,形成有效的黨建責任制考核機制,確保主體責任落到實處,保障黨建工作質量和實效,形成盡職履責的務實文化。
黨建比企業文化更有群眾基礎和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系群眾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宗旨,更能貼近職工群眾的心聲和需求,并得到廣泛認同和信任;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紅色文化,更能增強職工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樹立甘于奉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加強黨員領導干部黨性、宗旨教育,更能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擔當意識,得到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擁戴;切實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更能充分發揮團結群眾的紐帶、鍛煉黨員的熔爐和戰斗堡壘作用;突出一線黨員先鋒崗、紅旗責任區的示范效應,更能通過模范帶頭作用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學習效仿;通過對口扶貧、助學助困等活動,可以更加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提高企業品牌聲譽。
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文化的定盤星和指南針,有黨建加持的企業文化更易于融聚職工與企業的共同愿景,并自主轉化為價值創造力,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賦能,促進國有企業能夠擔當黨和國家最可信賴支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