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委黨校,遼寧 阜新 123000)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治理現代化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互聯網領域最前沿、最關鍵的科技或應用。
近年來,在我國基層社會治理中,探索如何有效、持續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眾多的治理方式和方法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而無論是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實施,還是構建綜合性信息平臺過程,信息技術的進步成為其背后強大的支撐。隨著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的深入開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變了我們的互動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ヂ摼W平臺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模和影響力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字經濟的發展對于實現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企業發展提質增效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構建互聯網平臺治理體系是推動平臺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平臺治理內容不僅包括政府對平臺的治理,同時也包括平臺自身對其生態的治理。如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的力量來治理假貨、發揮信息內容平臺的力量來治理網絡謠言等。完善平臺治理,可以有效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促進智慧社會建設。
目前,社會治理正向社會協同治理轉變,應充分借助智能互聯技術,探索實施“互聯網+群眾路線”治理模式,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擴大參與廣度,拓展參與深度。一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宣傳引導,既要掌握在線宣傳引導的主動權,弘揚社會正能量;又要推動宣傳力量下沉,在城鄉社區基層組織進行線下配套制度建設和服務宣介。二是鼓勵、引導和支持民間志愿者和社會團體依法有序參與社會治理。三是以網絡為依托,調動群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積極性,豐富群眾依法參與社會治理的方式和渠道,形成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的強大合力。
“互聯網+”時代要求科技信息逐漸成為占據社會建設主動權和制高點的關鍵所在。而未來的社會治理就是面向科技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不僅需要科技驅動下社會治理系統性、法治性、綜合性的實現,也需要從源頭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知微見著、防微杜漸。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無疑更明確地凸顯了科技在社會治理智能化中的重要性??萍伎梢猿浞掷霉簿W絡平臺的自治優勢,解決社會治理實踐中存在的頻率高、復雜度低的矛盾糾紛,從而整體提升社會治理的公平與效率。比如,阿里巴巴通過實踐探索提出的網絡新“楓橋經驗”旨在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實人認證、圖像搜索等百余項黑科技,打造“糾紛線上化解,技術賦能治理,用平臺自治+多元化全民共治解決社會問題”的新型社會治理樣本,為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提供了借鑒。我們要結合基層實際,創新體制機制,通過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治理水平。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科技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引領作用,利用科技發展成果,不斷地分析研判社會治理形勢,增強社會治理的預見性、主動性、科學性、時效性。讓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地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過去人們判斷某一領域狀態時,通常只能形成大體的輪廓感覺,現在我們通過信息技術則可以得到準確數字。社會治理實踐中網格化治理日漸成熟,全國多地的網格員管理,可以運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技術,加上身份證人口集中庫,可隨時進行比對,提高社會治安水平。這為在現代復雜社會條件下實現良好的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制度是治理的前提,其性質決定了治理的方式。治理依照制度展開,是制度的實踐過程。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之路,通過不斷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把社會治理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要求制度的權威必須深入人心,并能夠滲透到社會治理體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發展除了體現在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外,還體現在科技思維滲透于整個創新思維領域,促使我國社會治理的傳統思維方式轉變,形成社會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思維。
當今時代,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深入了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我國大數據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廣泛運用科技手段,讓良好社會習俗和正當個人權益得到保障。善于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通過現代科技推進社會溝通、改進管理和服務,打造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更多科技引擎,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的預見性、精準性和高效性,進而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增強社會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