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河北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人文關懷有了全面的滲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屬于重要的教學內容。在新時代,應當將人文關懷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促進德育教育的全面發展。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思路,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充分地發揮出人文關懷的重要作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時候,高校沒有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傳統的教育模式中,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信息都是單向灌輸,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大學生在被動的地位中逐漸產生了心理排斥感,對于學生喪失了積極意識以及主動性,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展。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不僅不利于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還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的后續成長與發展[1]。
在高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傳統的教育手段都是理論方面的教學,不重視學生思想情感上的引導與教育,導致大學生對于教育形成刻板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沒有滿足學生在情感上的需求。大學生具備極強的自主意識,然而卻欠缺對自身正確的認知。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沒有充分地關注到學生本身,便會讓其產生挫敗感進而喪失自信性。不夠重視大學生情感與興趣愛好的需求,難以發揮出教育的真正作用。大學生情感與個性上沒有獲得滿足,便極易產生不良的消極情緒,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便失去效用。師生之間欠缺溝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與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降低了教育的效用。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為了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人文關懷理念的重要作用,首先應當充分地正確地認識到人文關懷的具體內涵。把人文關懷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中,發揮出思想指導的重要作用,基于理論基礎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重視實踐活動的科學指導與認知。應當正確地認識到大學生的情感思想,正確地掌握人文關懷理念的主要內容。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教育中重視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關心。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中應當重視人文關懷理念的貫徹,充分地發揮出人文關懷的真正價值,讓教育能夠更具內涵,培養以及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這樣有利于學生高尚行為品格的培養與提高,還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改善,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2]。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當中,教師的專業素養與人文素養直接關系到教育活動的效率與質量。只有教師肩負起為人師表的職責,才能夠確保教育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確保能夠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重視人文關懷,不斷地完善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僅能夠滿足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同時,還能夠促進大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因此,高校應當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還應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學水平,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樹立榜樣力量,在日常的相處過程中,教師便是學生的榜樣是其效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具備良好素質以及高尚道德修養,便能夠運用自身的實際給予學生引導與指導,不但能夠規范學生行為,還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環境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效率與質量。大學生日常都是在校園中生活以及學習,會受到校園環境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建設校園環境的時候,應當重視人文環境的建設,使大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感受人文關懷,體會教師思想,感受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與團結友愛,不斷地優化校園環境。校園中結合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其中優美的自然環境能夠為學生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使學生能夠在優美的環境中,在書香氣氛中主動地接受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于人文環境而言,濃厚的文化關懷理念滲透到環境的塑造中,使人文氛圍充滿整個校園,使大學生心靈獲得凈化。
綜上所述,現代大學生教育更加重視個性化以及人文主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人文關懷,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相互結合,將人文關懷滲透到方方面面,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