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才 王明年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三中學,甘肅 古浪 733103
中學階段職業規劃教育,有利于培養中學生正確的的職業意識、樹立其科學的職業認知。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生應具有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技能與思想品質。中學職業生涯課堂,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職業規劃,職業觀念包括:職業所屬性質、職業崗位技能需求、職業基礎性品質等。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教學界出臺關于推進中學職業規劃教學的相關倡議性文件。2012年-2015年,各地區以上海、重慶、河南、浙江為首的教育廳,先后頒布了關于中學生職業規劃教學的指導性文件,由此發現,教育廳已經注意到職業規劃的教學價值。但是從實踐角度來看,職業規劃教學欠缺執行力。
學校方面認為職業規劃教學并非是應試內容,對學校知名度不存在實質性教學意義,對其采取的是消極態度;同理,家長方面,認為成績較為關鍵,一心認可985、211 的學校,缺少了對中學生職業規劃的正確認識。基于學校與家長的偏差認知,導致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在中學階段處于形式教學,難以展開具有深度的教學過程,無法發現學生個性化職業傾向。
中學階段的教師資格考核,不存在職業生涯教育內容,教師對此項目的教學表示陌生,并且不明確職業規劃的教學重點,導致職業規劃課程趨于形式化,難以在中學階段全面實施。教師崗位職業的缺失性,導致職業規劃課程難以推進,影響著核心素養的教學發展。
職業規劃教學執行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以指導性文件頒布,缺少教學的強制性規定,導致教學機構對此項內容的忽視;政策中缺少職業規劃的操作性教學內容,指導力度不足,使其難以獲得實質性教學進展。提升職業規劃的教學執行力,應將書面的政策指導轉換為實戰型教學指導,提升指導文件的教學操作性;與此同時,加強政府監督力度,建立職業規劃課程評價體系。
由教育廳作為教育主導,積極了解中學生職業規劃課程的制定情況,并且參加職業規劃課堂,分析課程內容與政府指導文件之間的偏差,及時給予教師與學校正確的教學指導,有利于推動職業規劃課程的有序進展。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生應建立社會需求的職業觀念,適時了解社會崗位對人才的技能需求,職業規劃內容應以學生問題為基礎,展開系統性職業規劃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觀念[1]。
此外,在學校開展職業規劃教學過程中,政府應給予學校相應的物質扶持,包括職業體驗室建設、多元化行業服飾、職業性道具等;職業體驗室,有利于從環境角度,強化中學生對職業的正確認識;行業服裝,有助于中學生感受職業的形式感,提升對職業規劃的理解;職業道具,比如廚師的烤箱、空姐的話筒,以此來培養中學生對職業的深入理解。
大力建設中學生職業規劃課程,應從教材入手,教材編制應包括:自我能力認知(心理測試)、職業認知(行業簡介,包含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例如,餐飲行業的基礎概念,餐飲企業的運行流程,餐飲企業崗位的招聘要求,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有:肯德基)、創業應具備的條件(啟動資金、投資項目、管理體系等)、職業心理健康(以案例形式為學生引入此部分內容,來增強中學生對職業的理解)、生涯職業規劃(以餐飲行業為例,應聘儲備經理后,有副店長、餐廳經理、區域經理等職業發展途徑)。通過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就業選擇觀念、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促進學生設想自身職業規劃。
專業的師資團隊建設,應從崗前培訓、在崗考核、在崗學習三方面同時進行。為中學階段設置職業規劃教師崗位,集中培養崗位教師的文化知識、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引導學生自主性職業規劃的教學方式;考核教師對職業規劃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采取試講的評價方式,確定其教師資格;定期舉辦職業規劃教師的技能考試。專業教學技能培訓,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職業課程的重視,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導學生自主性開展職業規劃[2]。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中學階段學生正值面臨高考選擇專業的關鍵時期,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對其日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職業規劃的教學力度、編制職業規劃教材書籍、提升在校教師的職業規劃指導能力,全面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職業觀念,幫助學生明確自身職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