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陜西 延安 716000)
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創新需要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持,結合大數據技術的特點促進思想政治文化傳播、理論宣揚,在普及思想政治知識的基礎上,健全思想政治文化傳播矩陣,開展種類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取得成效。
根據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其中絕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上。當然,這與大數據應用的設施條件有直接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維觀念,對數據的敏感程度等方面,也需要完善。
職工由于工作思維和行為模式時時刻刻在發生改變,每天在企業網絡上都產生龐大的數據,這充分表明當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具備了大數據分析的數據量條件。這些數據也是職工思想變化、情感動態等行為的映射,對這些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得到的結論才是職工的真實寫照。這不同以往傳統的抽樣調查與樣本分析得到的數據,傳統方式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得出的結論往往片面,不能正確體現出職工群體的思想與情感全貌。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要求增強。以往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落后,不再適用于大數據時代的企業,職工群體的情緒變化、思維模式將受到外界各類信息的沖擊而波動。而當下如何使數據處理能力跟上數據產生的速度,也是擺在企業思政工作者面前的難題。而且大數據信息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將會受哪些方面的威脅,數據的不客觀性及誤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思政教育信息的把握。
夯實思政工作的政治基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真正發揮思政工作的引領作用。要合理運用大數據思維下的供需理論,避免泛娛樂化、“流量”為王、過渡迎合,堅持質、量齊升,既要保證思政教育工作的受眾面,又要提升思想教育的實際效果。如由中央宣傳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研發的“學習強國”App,在注重政治導向的同時,提供權威、準確、豐富、新穎的學習資源,采用積分等后臺數據收集,實現“有組織、有管理、有指導、有服務”的學習。這是大數據思維與思政教育工作結合的新嘗試。
所謂一專,即在不斷積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善于通過對多渠道、多來源的大數據的采集、分析與挖掘,創造性地歸納整合出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現實需要的大數據產品。所謂多能,即需要具備以下四種能力:一是深邃的洞察力。即善于發現現實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為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開發出“適銷對路”的大數據產品。二是脫俗的創造力。即善于從蕪雜的大數據中捕捉思想政治教育的閃光元素,經過富有創造性的搭配與組合,所形成的產品新穎獨到,為受教育者欣然接受、樂于接受。三是生動的產品表現力。即根據所開發的選題,善于從包括文字、圖表、模型、視頻、音頻、圖片、動漫等豐富多彩的文本表現形式中,做出有助于數據表現力的最佳選擇或最佳配置。四是嫻熟的網絡駕馭力。特別是在當下的多媒體時代,網絡傳播效果成為大數據產品擁有廣泛用戶的重要因素。總之,致力于培育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加快隊伍建設,是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系統的重要保障。
思政教育工作和大數據思維的契合與錯位,要求我們不能完全照搬大數據思維的評估機制。事實上,思政教育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線的實踐與調研是思想工作力量的源泉,它不僅有利于發現問題的根結所在,看到數據背后不同的生活百態,也有利于立足地方社會情況得出相對合理的建議。數據分析與實踐調研相結合,搭建多元評估機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大數據思維的不足,達到合理的歸因。如廣東共青團以“青年之聲”為統攬,研發上線“廣東青年大數據交互中心”,打通團員管理、公益志愿、互動社交、就業實習、創新創業、社會教育、婚戀交友等全省各團屬互聯網平臺底層數據;同時以共青團組織體系為依托,將觸點扎根在基層群體之中,實現了數據與實踐的互動結合。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適應社會大環境的變化,積極擁抱大數據思維帶來的社會管理方法的變革,把握大數據思維內涵與思政教育理念的契合點,充分發揮技術升級的能量,同時要清醒地看到大數據思維與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功能的錯位,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做好資源的合理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