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麗
(中共七臺河市委黨校,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為了能夠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我國特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偉大發展戰略,而該項戰略的實施需要對鄉村社會進行全面改革,因此也使鄉村的治理轉型工作面臨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而現如今,在鄉村治理轉型和完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相應的困境,進而對鄉村治理轉型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對此,相關部門需要采取有效的對策來更好地促進鄉村治理轉型,從而全面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在農村經濟的轉型過程當中,需要有效地開展鄉村治理工作。鄉村治理主要是指通過國家行為,為農村地區的發展進行有效規范和優化。從微觀的基層社會角度來進行分析,鄉村治理可以理解為對鄉村社會秩序的一種有效維護。鄉村治理的目的在于對鄉村的秩序進行有效的維系和優化,因此,在具體的治理過程當中需要對習慣法、村莊輿論等相關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來構建鄉村良好的秩序。
鄉村治理在轉型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制度困境,主要是由于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所產生的推拉困境。鄉村振興戰略并非要求農村地區走城鎮化的發展道路,而是要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從而有效促進鄉村的社會發展。但這一過程需要使鄉村社會自身的推力,有效地轉變為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壓力。我們從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想要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需要能夠留住鄉村社會的相關人才和資源,以此來進一步激發其社會活力,從而真正地實現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目標。但從城鎮化角度來進行分析,在城鎮化建設過程當中,會使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到城市當中,進而影響到鄉村治理過程,使鄉村治理工作的開展遇到了相應的困難。
在鄉村治理轉型和完善過程當中,由于鄉鎮政府和村級干部等方面所存在的職能困境,進而導致相關的治理工作無法得到有效開展。這主要是由于鄉鎮政府在自身的職能定位上不夠清楚,通常來說鄉鎮政府的職能是對上級政策方針等進行有效貫徹和落實。但在實際中,鄉鎮政府往往只是扮演相關的信息傳達者,將上級政策向村干部等進行轉交,而對其具體事務沒有進行有效參與和指導。同時在鄉村治理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責權不對稱的職能困境問題,由于鄉鎮一級的職能退出以及對其現象關系進行了調整,這也削弱了鄉鎮一級自身的職能,縮小了其職能范圍,但同時對相關的行政任務卻承擔的更多,因此在對相關問題進行處理時容易出現有責無權的現象,進而無法充分發揮出鄉村治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針對目前在鄉村治理轉型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制度困境和職能困境等相關問題,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內容來有效地進行完善。首先需要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正確的了解和認識,有效地處理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之間的關系。鄉村振興不僅促進鄉村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鄉村治理的環境,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能夠看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與鄉村治理之間具有重要的聯系。其次,我們需要在鄉村轉型的過程當中明確自身的定位,具體來說對各鄉村治理主體的角色職責進行準確的定位,尤其是鄉鎮政府和村委等,同時還需要使其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從而各盡其職,更好地發揮出鄉村治理的實際作用,有效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基層黨組織是促進鄉村治理轉型和完善的重要力量,在具體的實踐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層黨組織所具有的常規性權利與國家政權建設和鄉村發展的相關要求相符合。對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有效建設,并探索出相關的優化途徑,進一步促進鄉村治理的有效轉型,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當中,需要通過構建“互聯網+組織”來有效地優化黨組織建設布局。而“互聯網+”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對鄉鎮轄區的有效管理,從而進一步提升鄉鎮地區的管理水平。同時鄉鎮轄區還需要能夠有效建設動態化人才庫,使基層組織的人員結構得到有效優化,從而為鄉村治理轉型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綜上所述,鄉村治理工作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通過促進鄉村治理的轉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現如今,在鄉村治理轉型的實踐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困境。對此,相關部門需要采取有效的對策來進行解決,從而完善鄉村治理工作的開展,使其能夠更好地為地區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