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蕾
“小小科學區 大大探索園”由于對幼兒的學習效果有較為明顯的幫助,一直是幼兒園比較常用的,用來教育幼兒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給幼兒上課,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歡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不但可以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現在我們將用兩個案例對“小小科學區 大大探索園”進行詳細分析。
紙屑吸吸吸是幼兒園科學區常見的活動之一,被許多幼兒教師運用。現在我們對該游戲進行詳細介紹。
首先需要準備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張紙;然后用剪刀將紙剪成細小的紙屑(在剪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剪到手指);將剪好的紙屑堆放在桌面上;再用直尺在頭上來回摩擦;然后將直尺靠近紙屑,你會發現紙屑一下子被吸在了直尺上。
孩子在驚訝中會主動提出問題——為什么直尺可以吸引紙屑呢?這鍛煉了孩子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會引發他們的思考——為什么呢?進而也讓孩子們的腦袋開動起來。
這時,老師再將問題進行剖析和講解,孩子便如干渴時遇甘露一般,迅速地將知識進行吸收,促進了學習的效率,也加大了學習的效果。
因此,老師可以通過這個現象詳細地給孩子講解靜電問題,并拓展到生活中的一些靜電現象,比如冬天剛梳完頭發現頭發會蓬松著向周圍張開;比如冬天,在晚上睡覺時,脫掉身上的毛衣時會有“嗞嗞”聲,這就是產生靜電的聲音。如果關燈看,還會看見靜電呢!讓孩子對生活增進了解,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學習,同時也加深了學習的印象,將知識吸收得更加徹底。當然了,如果還繼續拓展,還可以拓展到“電”的知識。講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比如電話、電燈、電視、電腦、游戲機這些都是在有電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電”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同時,還可以輔以“電”的危險性,增加孩子的安全意識。
神奇的小毛巾也是幼兒園科學區比較好操作的簡單小實驗之一。實驗所需材料只有兩塊毛巾,不但容易取得,而且也不會對孩子形成安全威脅。所以老師在組織孩子進行操作時也可以放心。
首先,該實驗只需兩塊毛巾,每個小朋友都需準備兩塊毛巾;然后,將兩塊毛巾分別平鋪在桌子上;再將兩塊毛巾短的那一邊往中間靠攏重疊,大概兩個手指頭那么寬;然后像折扇子那樣將重疊部分折起來,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這時,兩塊毛巾像是被粘在了一起,整個看起來像大大的蝴蝶結。最后,再讓身邊的小朋友們互相拉對方的毛巾,會神奇地發現毛巾不會掉。
那么為什么兩塊柔軟的毛巾只需用兩根手指捏住就沒辦法拉開了呢?難道毛巾都有魔法嗎?
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對毛巾之間的摩擦力進行講解——毛巾在兩根手指的壓力下并在一起產生了摩擦,所以才不容易被分開。然后對摩擦力進行衍生,對生活中的一些關于摩擦力的現象進行分析和講解。比如鞋底為什么不是平滑的?是為了增加摩擦避免摔跤等等。還可以讓孩子們開動腦筋思考,生活中關于摩擦的其他應用,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更進一步的鍛煉,同時也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這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科學區通過一些動手操作,一些科學小實驗,總能給孩子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讓他們既驚訝又開心。“小小科學區 大大探索園”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的主動力,讓孩子愿意主動學習和了解一些科學現象,從而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是一種既動腦又動手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同時也開闊了孩子的新視野。采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孩子快速地得到提升和鍛煉。
在實驗過程中,如果會用到構成安全威脅的材料需要老師多加注意和防范,盡量避免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受傷。比如第一個例子“紙屑吸吸吸”中所用到的剪刀,就容易使孩子在操作時傷到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