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佳文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有選擇、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樣既可以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從不同層面來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于音樂學科的自主學習來講,其指的并非是學生單方面的學習,而是在全新觀念指導下,教學雙方高度協調統一的一種新型組合,其教師應積極探索出與之相適應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積極主動地學習通常都是源于自我提升的需要,或者是羨慕崇拜的愿望,以及好奇心。對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給予充分重視,選擇恰當時機、方法來尋找學生學習時的原始動機,深入了解學生復雜且細膩的心理訴求,以此來幫助學生真正擺脫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如,很多小學生都是聽了某個歌曲,或是電影插曲,又或者是喜歡看明星演唱會、喜歡表演唱歌的感覺等類似原因才喜歡學習音樂。若在學習中,一直都未契合上自主學習時的動機,那么自主學習能力、可能性也會隨之不斷降低。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表演、音樂賞析活動的精心設計來讓學生時刻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原始動機,促進其自主學習有效性的顯著提升。
另外,還可以通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保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比如:某教師在講解樂理知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時,就沒有先將其抽象名稱、意義說出來,而是引導學生對小貓的叫聲(喵),小狗的叫聲(汪汪),以及鐘表的聲音(滴答滴答)等進行模仿。這些聲音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且對聲音長短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往往都會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出“他們應該怎樣表示?”這一問題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透徹理解、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在音樂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中,為了有效激發、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積極性,可以利用電教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從不同角度激活學生內在情感,讓其在情境中更深入地感受音樂,引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伴奏型來為歌曲伴奏,構建高效、生動的音樂課堂。
比如:某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黃河》過程中,就讓學生一邊聆聽教師分析曲子的曲式結構、調式,以及主題,一邊觀賞黃河紀錄片,聆聽華麗優美的旋律。通過同時為學生展現《黃河》的優美旋律,以及黃河紀錄片的畫面,既可以讓學生融入由聲、形、光等元素共同構成的音樂世界,也能夠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從而對音樂知識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為之后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且通過引用多媒體和樂器來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高效地掌握基本知識,從而為其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音樂知識提供有力支持。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往往都離不開堅實基礎的有力支撐。如,在教授豎笛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教了學生很久,但學生吹出來卻是跑音、漏氣的曲子。久而久之,很多學生都會失去興趣與信心。究其原因,還是與學生未打好基本功有關。對此,教師就可以著重從手握豎笛的姿勢、吹起方法入手,幫助學生打牢基礎,這樣學生在課下自主練習過程中也會更加流暢自如,積極主動地學習吹奏自己喜歡的曲子。
多元化項目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小學生年齡較小,且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音樂教學中,若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設計,不僅不利于授課環節與成果的優化,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拓展。且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想從整體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不同音樂項目的制定。例如,學生若喜歡聽音樂,就可以多設計一些小組音樂鑒賞活動。若喜歡音樂演唱、樂器表演,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其針對演唱、表演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對樂器演奏進行講解。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能力的激發與拓展,也能夠不斷豐富音樂課堂。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理念與新課改理念是協調一致的,強調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從不同層面入手,進一步激活、拓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在設計、組織中通過引用自主學習方式,既可以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計出更適合的學習目標、計劃,選擇更適合的學習方法,也能夠為其音樂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給其之后的音樂學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