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培養高技能人才是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根本任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都越來越高,尤其是管理學日益成為當前市場上十分緊缺的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管理課程更要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其實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本身就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但是因為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課程、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存在的問題,限制了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步伐,導致高職院校管理學人才一直無法滿足高技能的需求。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培養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一個問題。高校和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不同,但是因為很多高校的教學效果較好,所以很多高職院校便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模仿普通高校,結果導致教學目標脫離自身學校實際情況。從普通高校的教學目標來看,普通高校以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為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以管理學理論課程為主,然而高職院校應當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所以如果一味模仿普通高校,最終必然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制定。
教學方法單一也是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在以往,高職院校培養人才主要以傳統教學為主,教師利用宣講式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教學效率,還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在教學領域得到應用,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給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提供了新思路,一時間,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成為各個教育階段都會使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制作好的課件進行教學成為一種亙古不變的教學方式,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都可以用PPT 進行展示,雖然教學方式有所變化,但是單一的教學局面依然沒有改變。
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脫離實際是影響管理學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管理學知識可以運用在生活當中的各個領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管理學。為此,開展管理學課程應當以社會現實為基礎,以學校專業特色為出發點。從我國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學課程可以發現,課程設置過于空泛,沒有與學校特色專業融為一體,結果導致培養出的學生與社會上的管理學人才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特色。而且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人才一般不具備較高的應用技能。
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重點在于理論知識,所以也造成了高職院校管理學實踐課程欠缺。學校實踐課程嚴重缺乏,導致學生無法通過實踐驗證自身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所具有的實踐價值也就無從體現。長期在缺乏實踐教學的環境下,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在面對很多實際問題時,教師通常無法給學生比較合理的解釋和回答。加之學校實踐課程比例較低,所以歸根結底無法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
高職院校管理學教材內容陳舊、缺乏實踐內容是很多高職院校都存在的普遍現象,這一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首先,很多學校的管理學教材使用時間都比較久,教材的管理學相關知識不適應當今時代的管理工作,但是學校無法及時進行教材更換和教材編寫,所以這一情況無法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教材又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如果教材內容過于陳舊落后,管理學教學就會因此受到影響。
高效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是管理學高技能人才首先應當具備的一項能力,因為理論知識是開展后續學習的基礎。學生也只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才能在實踐和工作的過程中游刃有余,利用理論知識合理引導自己的行動。
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是高職院校管理學高技能人才具備的第二項能力。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高技能,即管理學人才在工作中可以運用自己較強的實踐能力從容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管理學專業人才在工作過程中要和各個部門、各行各業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如何在工作過程中對每一項工作進行合理組織、分工,如何在工作過程中與不同的人相互協作、有效溝通,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團隊協作素養也是管理學高技能人才應具備的一種素養。
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是管理學人才應當具備的第四項能力,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可以讓管理學人才在工作過程中以更加獨特的視角和思維發現問題。而創造能力則可以讓人才在發現問題之后以比較獨特和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要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高職院校的管理學首先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改革,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主導,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多方面采取相應措施。不可否認的是,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所以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一定借鑒,但是不能全搬照抄。高職院校要在學習其他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將本校專業特色與之進行融合,因為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應用能力,所以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
創新管理學課程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也是一項有效措施。首先,管理學教材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變化,管理學相關知識也要發生改變,滿足當前管理部門對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要對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的比例進行調整,合理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的比例。因為不同的高職院校有各不相同的特色專業,所以高職院校完全可以自主編寫教材,將管理學內容與本校特色專業進行有效融合。另外高職院校還要充分利用網絡,積極收集網絡教學資源,豐富管理學教學內容,培養高技能管理學人才。
建設實踐實訓基地,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也是培養高技能管理人才的一項有效措施。建設實踐實訓基地主要應從兩方面做起,一是學校內部,二是學校外部。從學校內部來看,要建設學生實踐基地,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建立專業的實踐基地。從學校外部來看,為學生提供實踐實訓基地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因為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企業要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為學生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平臺。校企合作的優勢不僅在于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最后,高職院校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方式方法過于單一,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甚至因此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高職院校應當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轉換教師和學生的身份,讓學生主動學習。其次還可以使用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知識。總之,教師要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普通高校有所區分,進而根據自身特色對管理學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在符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完成技能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