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珎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除了要指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以及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高度關注。所以,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高校應該加強對教育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力度,因為實踐表明,將教育管理心理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能夠有效促進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時效性提高,還可以對學生心理狀態進行及時了解與掌握,并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健康的良好品行。
在教育體系中,教育管理心理學是一種新型的綜合型學科,它結合了教育管理和心理學兩部分內容。在對學生展開管理工作時,除了要注意學生的日常行為之外,也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而教育管理心理學的出現,正是結合社會心理學、當代心理學和我國教育體系,既可以完善傳統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又能夠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來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處理心理障礙,對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隨著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可以將大學心理問題主要成因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環境因素影響,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不過環境因素還可以劃分為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以及社會因素。首先就家庭因素來說,是影響學生心理體系構建的關鍵所在,比如大學生容易受到自己家庭成員的影響,成長過程中,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變化,例如有些家庭容易過度寵愛孩子,所以孩子的大小事宜都由家長負責完成,因此容易造成學生的性格偏于自私,而且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也較弱。其次,學校是學生學習與進步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育觀念會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目標制定進而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比如現在很多高校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理論教育,而忽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在實踐技能上難以滿足社會用人需求,所以學生的就業壓力與迷茫感會加重,進而會失去求職自信,工作態度比較消極。最后是社會環境因素,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意識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用人市場的競爭逐漸變得更加激烈,各個企業的人事制度以及招聘機制等都因為經濟市場的競爭而在不斷變化著,但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進程較慢,導致大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體系與市場變革內容不一樣,導致大學生在社會上的生存壓力增大,焦慮感越來越嚴重。
二是學生自身因素影響,對于每個學生而言,其自身的性格、身體素質、思維方式等差異性較大,所以造成的心理活動形式也有所不同。首先,就學生的思維方式展開討論,現在在校大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整體較弱,部分原因是家庭成員過于溺愛而導致的,學生不具備獨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可能是因為學生突然面對一些與高中階段差別較大的學習內容,所以學習信心受到打壓,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使得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流互動更加便捷,不過交友動機也更加復雜,如果大學生心理存在一定問題,那么就難以理智的管理自身情緒,無法運用更合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內心就容易變得相互矛盾,最終導致心理疾病。其次,學生自身因素除了來源于內在因素之外,還可以從外部因素進行探討,一方面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造成很大沖擊,在網民群體中,大學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因為他們的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尚未建立,所以三觀容易受到網絡潮流文化影響,甚至有的大學生過度使用網絡,長時地脫離群體,容易讓他們變得消極、悲觀,另一方面是現在很多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自主體育鍛煉意識缺乏,身體經常出現問題,最終會影響學業,使得大學生的心理負擔更重。
在高校中,教育管理和學生管理同等重要,面對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高校應該對此加強重視,將教育管理心理學合理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這樣既能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又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綜合素養提升都有幫助。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推進,指出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只有將學生放在首位,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將教育管理心理學內容具體化,學生管理工作趨于人性化,對學生的心理動態多加關注與深入掌握,那么學生的很多心理問題都可以被及時發現并解決。研究表明,動機是指使人們做出選擇的關鍵所在,動機就是為行動展開提供動力的基礎性需求。以此看來,假如學生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學生內心就容易變得愉悅、健康,所以高校應該積極創新教育理念,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查與分析,然后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讓學生知道應該從理智角度來看待問題避免盲從,對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有著積極意義。
高等院校作為給國家和社會輸送優秀綜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除了要在專業技能方面對學生加強教育之外,還應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人格,并且三觀正確,懂得明辨是非。因此,教育管理心理學的實施,不僅是教師的教學職責,學校也應該做出改變,積極創造良好的心理學教育氛圍,比如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與外界進行聯系,學??梢越洺i_展一些集體活動,活動主題要盡可能多樣化,比如才藝展示比賽、專業技能大賽、運動會等,這樣可以將大學生的業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引導他們在業余時間中能夠學習一些技能來充實自己。同時還要合理設置獎勵機制,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為更好地提高教育管理心理學教學質量,學校應該主動健全心理輔導機制建設,負責對學生展開心理學教育和普及宣傳工作,讓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如果發現心理障礙,應該及時向心理教師請求幫助,進而能夠有效避免很多學生心理危機的產生。
開展教育管理心理學課程的優勢在于,可以同時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質量以及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人格。不過,教師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心理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學校應該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進而能夠讓教育管理心理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最大限度發揮積極效用。首先,學校應該提高人才招聘門檻,從源頭上篩選出既有扎實教育管理心理學知識體系,又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人才,那樣可以整體提高師資團隊建設水準。其次,學校應該加強對現有教師隊伍培訓的重視,因為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目標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學校應該及時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育管理心理學知識內容,進而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和學生管理工作共同發揮效用,為綜合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教育管理心理學的出現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心理學教育機制的不足,將其和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可以同時促進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心理教導工作質量提高。據此,高??梢酝ㄟ^實施改善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營造良好校園教育氛圍、強化心理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措施,來確保教育管理心理學可以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效用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