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繼珍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小學,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當中,我們的語文知識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但會對我們語文基礎的能力的提高,也會對其他的學科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我們的新課改下重視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傳播中國傳統的文化,承載知識的載體,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以及個性思維的形成。所以我們能成功的實現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是對“以人為本”這一方針的有效落實,無論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的發展都有著推動的作用。
關于有效教學定義,有效的教學是指要符合時代和個體基本價值構建的前提下,其效率在特定時空內不低于標準水平的教學。“有效”是我們教師在隨著社會發展下先進的教學方案的指引下,在一段有經驗的教學之后,讓學生能取得明顯的進步和上升。“教學’是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產生的活動,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的計劃和想法,這樣學生才可以得到正確的教學的文化和理念,同時發展智力、體力以及陶冶自己的情操。
在我們新課改背景下我們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有以下的幾點特點:首先,我們要密切的關注學生的成長,我們的語文課程標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只有學生形成獨立且有個人魅力的人格,才能符合語文素養下的新時代的人才。我們的語文教學時在我們學生周圍所展開的,他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局限在語文文化當中。其次,我們要清楚教學效益,就是我們教師講課的時候,要關注到學生聽懂了多少,理解多少和明白了多少,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內容,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最后,我們要主要注意到學生的有效學習的效率,新課標主要強調的學生要有自主、合作、探究、有想法、有思考的習慣,才能一點點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的能力,實現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在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指引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和主動提問的習慣,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思維的發散能力。學會思考就是學生會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看待問題的方式。新課標強調的教育是要學生有創新的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所以要把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中心位置。在我們的實際課堂當中,學生的辯證思維和問題的思想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很多教師往往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就一味的自己講課,不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學生也忙于教師布置的教學問題而忽略來自己的疑問。另一方面,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尊師重道,導致了很多的學生不敢質疑教師和課本,也怕自己的問題微不足道。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學習的知識有限,發現不了自己想要提出的問題,已經形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長久以往學生也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語文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課程,它是豐富有趣且生動活潑的。語文也是可以最吸引學生學習的一門學科,但我們目前課題的現狀,是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會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的內容,卻不會詢問學生是怎么想的,要知道學生和大人的興趣愛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們的課堂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的欲望,這樣學生就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如今,我們新課改強調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我們課堂的中心,教師只是單純的引導學生學習。很多教師都很根據自身的方式去教學,教學方式單一枯燥,這樣學生就沒有主動學習的意思,阻礙學生興趣發展的同時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
我們教師有的時候就死板的教學而忽略來和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教師不單單要教給學生應該學習的文化知識,還要在教育當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但我們目前的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很多教師會用學習成績衡量學生的好和壞,因為這個會影響教師是否可以評優。這樣的方式就違背來教育的初衷,過多的重視的文化的教授而忽略來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和關心。這樣才是符合語文課標的“提高語文素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首先,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勇于提問,積極提問,營造有效的教學環境,讓同學們把所想即所達,要勇于展現自己。低年級的學生在開始的時候為了吸引教師的注意力可能會提出跟多奇奇怪怪的問題,發生這樣情況的時候,教師要有耐心,不要不耐煩和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要鼓勵學生把多個問題總結成一個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皇帝的新衣》的時候,同學們會問”為什么他沒有穿衣服啊“”新衣又是什么啊“,對待這些疑問教師要耐心解答,然后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尋答案,這樣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的同時也讓學生有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提出問題。其次,讓學生知道質疑是有方法可找的,養成提出的問題精準和有效。敢于提出問題,可以有自己的見解,養成疑問的日常習慣。最后有開拓思路,打破局限性,善于提出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情景教學的時候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讓他們上課的時候經歷集中,另一方面是讓他們可以快速的記憶所學的文化知識,迅速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特征,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效的結合課外的資源,聯系生活,運用視頻、圖片、聲音、動畫等形象生動能讓學生更加的感同身受,讓學生有效的加入到學習的氛圍當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能力。我們的教育部對我們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小學德育應該熱愛學習,尊老愛幼,熱愛集體的工作,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滲透,要發揮教師的模范作用,把自身的情感通過肢體和語言傳達給學生。同時我們要達到有效的教學,教師本身就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不斷學習的習慣,在師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有計劃和有情感的進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根本存在的問題以及采取怎么樣的方法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一方面要加入新的思想理論,有個性化的教學新思想,響應新課改要求也要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要把自己的眼光放的長遠,多學習關于教學文化的知識,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