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媛媛
(重慶市綦江區(qū)康德城第一小學,重慶 綦江 401420)
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更加重視學科知識性,所以知識化是提高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文字含義的同時,還要學會靈活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有效表達。所以從掌握知識到高效運用,其中要經過一定的學習和鍛煉,而作文寫作就是較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現代新型教育的不斷深入下,要求學生不止要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還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觀察能力,打造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型人才,語文作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基礎,更應該著重學習、加強鍛煉、從小培養(yǎng),所以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簡要分析。
在傳統語文教學當中,教學的重心是讓學生學會語文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所接收的知識信息是刻板又一成不變的,而現代教育要求在傳達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會使用語言的人。所以在現代語文教學當中,也提高了作文寫作的占比,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對于學生素質要求不斷提高,以往教學過程中,重視的是學生知識文化的學習,而為了響應社會發(fā)展,符合國際化教育需求,我國教育體系針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開發(fā)學生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為前提,制定新的教學計劃。而作文寫作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可以在寫作的同時引導學生對作文命題產生思考,并制定寫作順序,以保證寫作流暢性。所以加強對學生作文寫作的教育,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1]。
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學習成果的檢驗不像其它學科那樣多樣化,語文學科的檢驗方法基本都是以閱讀理解和寫作為主,其中寫作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通過寫作可以掌握學生詞匯量的積累、生字生詞的使用、語言邏輯性和表達能力等等,是一種將多種學習成果結果為一體的綜合性檢驗方式。
在學生小學階段,學習的注意力還不夠集中,所以對于事物的觀察力也較低,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身邊環(huán)境影響,所以缺少觀察事物的耐心,經常一看而過,因此當再次提起同一件事物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就出現記憶斷層,需要反復觀察來確定,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同時細致的觀察力是解決問題的決定性因素,不論學習還是生活,都不能有馬虎大意的習慣。而作文寫作教育過程中,需要學生有大量素材的積累,這就需要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來豐富作文內容,所以作文寫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敏感度和觀察能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小學生階段對于詞匯量的積累是較為匱乏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知識的獲取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僅是課堂內短暫的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就需要擴寬學生知識攝取范圍,增加學生知識學習方式,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增加詞匯量,學習寫作技巧。例如:在學習《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這一課程的時候,在教師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之后,可以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與動物相關的書籍,比如《動物世界》《神奇的動物》等類似的書籍,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增加自身的詞匯量,豐富知識內容。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自主學習意識也不會把握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很容易造成盲目閱讀,只有閱讀過程但是缺少閱讀質量,沒有達到正確的閱讀目的。所以就需要教師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了解閱讀目的,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閱讀學習。同時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學會記錄善于總結,將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分類,以此來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和寫作題材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同時將作文寫作與生活相結合,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將作文寫作中的所需要的素材形象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寫作能力和流暢度。例如《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一些大自然的景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出現的自然現象,提問學生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現象?這些自然現象有哪些具體的表現?這些自然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通過這些提問來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認知度和敏感度。
由于語言文學的枯燥性,特別是作文寫作方面,很多學生體會不到寫作的樂趣,所以也沒有寫作欲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以學生主體地位為基礎,不斷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語文比賽,例如作文寫作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2]。
結束語:語言文學是知識傳達的基礎,寫作是知識傳達的主要表現,所以在上世紀80 年代,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歸納語文知識,并用“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這八個字來總結語文寫作的基本要素,作為我國文化傳承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的基礎教學是尤為重要的,所以教師要以促進學生知識文化吸收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能力,打造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文學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