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達勒特中心學校,新疆 博爾塔拉 833400)
隨著小學語文新課改的大力推行,對學生素質教育又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避免僵化刻板的方式,帶領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條理的課外閱讀練習,為作文寫作積累素材和詞匯量,深化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切實提升了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人文素養。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進行分析探索,闡述其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改要求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單純的知識灌輸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方向轉變。傳統作文教學,教師一味從自身經驗出發進行作文教學,傷害了小學生對語文和作文的興趣。而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有利于拓展學生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成績,進而增加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針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我國出版了種類眾多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這些精心挑選和編排的閱讀材料,是經過長期教學實踐和對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的探索,旨在擴充小學生知識面的精神食糧。通過開展課外閱讀,逐步領略語言和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為作文練習打下堅實的情感和知識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是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素材對寫作重要性的精要概括。小學生在面對作文寫作時,由于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對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夠成熟,因此產生無從下筆、寫作索然無味的情況。而課外閱讀能夠對這一現象進行有效改觀。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為小學生再現了一個鮮活的世界,各種題材、角度、類型的寫作材料,作者寫作的技法,都是對小學生進行情感和寫作熏陶的絕佳素材。為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真正帶動作文水平的提高,語文教師要及時介入,指導小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學習習慣。比如,指導學生如何做閱讀筆記,面對一篇文章,進行有目的的閱讀,讀到精彩的段落和語句,要及時記錄下來,以備過后仔細分析,最終為我所用。在這種有計劃的閱讀訓練中,學生會逐步積累起素材厚度,總結出更多寫作經驗,作文水平自然可以隨之提高。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小學生記憶語句、背誦鍛煉。更重要的是學習和總結作者的行文角度、寫作技巧和表達手法。在接觸了豐富的詞匯之余,要仔細觀摩文章中對景物、事件或任務的描寫方法,從而提升自身寫作水平。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進行復述,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行邏輯概括,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強化小學生認知,還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增進表達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是作文的必要基礎。可見,通過開拓運用課外閱讀的角度,能更好地鍛煉作文能力。
小學階段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塑造時期。由于接觸外部世界的機會較少。小學生社會意識薄弱,對世界認識不足。通過閱讀豐富的課外讀物,可以極大地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在書本中感悟世間萬物和人生百態。積極健康的閱讀內容,能幫助小學生塑造積極的世界觀,面對復雜的社會,依然能秉持著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在這樣的培育下,小學生作文內容也將更具思想深度,面對材料作文時,可以通過自身積累的對社會的認知,找到更豐富的角度,提高作文寫作質量。
小學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安靜地坐下來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在學校,應該積極建設課外閱讀室,在補充更多更好的有助于小學生閱讀書目的同時,為學生創建更多課外閱讀條件,能夠接觸到更多題材的閱讀材料,班級可以設立圖書角,方便學生閱讀分享。在家庭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養成閱讀的習慣,主動遠離電子產品,用躬身示范,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打造家庭閱讀環境。
課外閱讀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浮于表面。教師要為學生定制閱讀計劃,在課外閱讀時,要準備筆記本,及時記錄下優美的詞句和段落,并定期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同時,練習寫作讀后感,在加深記憶的基礎上,把寫作練習融入到課外閱讀中。此外,教師要注意靈活調整閱讀形式,例如舉辦讀書競賽、知識分享、課堂演講等豐富的閱讀衍生活動,以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要準備教學觀念,把小學生當做平等對待的對象,積極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閱讀心得的交流,展開多種形式的交流和互動。小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愛上一門課程,因此,語文老師要盡可能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對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及時進行點撥,對學生在寫作中的錯誤和缺點,要寬容為先,耐心為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證明,增加課外閱讀對提升小學生作文水平效果顯著。語文教師要結合小學生性格特點,通過調動學生閱讀熱情,創建閱讀環境,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此外,還要與家長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共同為促進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