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和縣新區學校,河北 邢臺 054400)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語文作業除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外,還有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作用。口頭作業是小學語文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口頭作業完成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身知識、能力的效率高低。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小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所以,老師在設計口頭作業時應多下功夫,確保學生在借助口頭作業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喜歡上這一形式。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口語表達和寫作要求呈明顯梯度,呈現由簡單說話、寫話提升到寫一遍通順的文章的過程。這就必須加強語言訓練,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包括朗讀、背誦、復述、看圖說話、口語交際等。只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口頭練習,才能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幫助記憶,提高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現實教學中,語文老師往往有這樣的體會,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完成書面作業,而對朗讀、背誦等口頭作業不放在心上,導致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有布置,無落實,流于形式。許多教師對口頭作業轟轟烈烈布置,簡簡單單收場,舍不得用課堂時間甚至課下時間進行檢查。久而久之,學生認為書面作業看得見、摸得著,必須完成;口頭作業不一定會檢查,可做可不做。
(二)口頭作業簡單單一,缺乏趣味性。教師對口頭作業的設計大多偏向于對課時內容的鞏固和練習,如讀課文、背古詩等。學生缺乏興趣,沒有完成的主觀意愿。
(一)教材角度??陬^作業方式多樣,但要與教學內容有直接關聯。學生只有明白口頭作業的作用,才能認真對待,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講《吃水不忘挖井人》前,可以圍繞著教學點讓學生通過網絡或家人了解“毛澤東的故事”“今日沙洲”“‘井’字的來歷”等,并講給同學們聽。這樣,孩子們既容易完成作業要求,又感興趣,在教學時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心理角度。小學生自律能力不強,很難做到長時間乖乖坐著讀讀背背,但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對于玩沒有抵抗力。設計的口頭作業要盡量有趣,讓學生能夠在玩的同時完成作業,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習興趣。
(三)個體差異性角度。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生也是如此。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保留自己的個性,口頭作業可以從多個方向進行設計,甚至讓小學生們給自己布置作業。這樣,學生在掌握知識、保留個人特點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熱情。
(四)口頭作業的形式??陬^作業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比如看圖寫話、讀拼音認字、讀背課文、課外閱讀、講故事、說見聞等。教師在布置時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外部環境選擇相應的口頭作業形式。
1.讀拼音認字、看圖說話。對于低年級學生,讀讀拼音認認字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看圖說話能培養說的能力和信心。父母、老師的一聲鼓勵、一句表揚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2.朗讀、背誦課文。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朗讀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讀15 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秘訣。背誦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增強理解,培養語感,提高表達能力。各個學段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讀、共讀、打卡讀等方式完成這項重要作業。
3.課外閱讀。要有計劃、有層次地閱讀課外讀物,如兒童文學作品、科幻作品、詩歌、名著等。辦“小圖書角”、評選“書香家庭”、進行“圖書漂流”、去圖書館等都是拓寬課外閱讀的有效途徑。
4.講故事、說見聞、做采訪。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把聽到或讀到的故事、新聞說給家長或師生聽,能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口述能力,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大途徑。小學生好奇心強,對于采訪作業往往抱以極大熱情,可以培養學生的膽魄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5.說寫課程。近年來,喜閱說寫公益課程在全國各地開花,大批教師、學生加入這一行列。讀寫之間說為橋,說是人的第一本能??萍嫉陌l展,使說寫之間關系緊密,一邊語音的輸出,一邊是文字的形成,有助于訓練反應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評價是作業的點睛之筆。教育心理學證明:學習必須獲得信息的反饋,沒有反饋的學習收效甚微,甚至無效;而反饋愈及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愈濃,學習效率就愈高。
(一)口頭作業的評價形式。
1.自我檢查。這是口頭作業評價的第一關,也是對學生信任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學生對自己的掌握情況都是心理有數的,都能較客觀公正的做出評價。
2.小組互查。健全組長負責制,四人一組為單位開展朗讀、背誦、讀書摘記等口頭作業的檢查。老師定檢查內容,學生研究制定量化標準,組長指導督促,課代表匯總,及時檢查通報結果。
3.老師抽查。適用于學習自覺性不高或家長評價不到位的學生,尤其是成績中下生,由于他們在課堂上口語表達的機會不多,容易造成口語表達的障礙。抽查結果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真正實現家校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二)注意事項。
1.要有激勵措施。教師要抓住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成功的歡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要長期堅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耐心細致,形成制度,長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