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印江土家苗族自治縣合水鎮坪樓小學,貴州 銅仁 555207)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乘法口訣知識是數學學科知識中的重要基礎知識,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無法做到靈活利用,更沒有構建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結構。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潛移默化的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幫助學生掌握“數字5 的乘法口訣”,并強化其實際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數字5 的乘法口訣”視頻,并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學習,提問學生“視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或者“為什么視頻中的小朋友總是背不完整?”等等。
而學生則會在觀看過視頻之后,積極踴躍回答教師的問題,想要向教師展示自身對乘法口訣的掌握程度。通過對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分析可知,部分學生無法完整的背誦“數字5 的乘法口訣”。
教學思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情境。而網絡教學視頻方式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生活經驗,為其掌握“數字5 的乘法口訣”尋找切入點。
故事內容:農夫每天都要將自己收獲的大米拿到集市上去售賣,每天農夫都可以賣掉5袋大米,轉眼間3天過去了,農夫想要看自己共賣了多少大米?針對這故事內容形式的教學問題,學生能夠很快的計算出了“3×5 =15”、“5×3 =15”。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計算過程提出質疑“3×5 和5×3 的結果都是15 嗎?”并由此引導學生了解“乘法口訣的編寫,對日常生活和經營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為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思考:
學生對乘法口訣知識的淺層認識要早于數學學科知識的教學,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仍舊是根據乘法口訣進行編寫,那只能算上是對乘法口訣的復述,不存在創新編寫過程。而這就不如引導學生對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古人是如何編寫乘法口訣的,了解乘法口訣的基本含義,再通過創新編寫來強化自身的記憶。此外,乘法口訣知識是中國特有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記憶的基礎上,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
第一,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對口令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己先說出上半句,讓學生說出下半句。或者采用數學小老師的方式,讓學生模擬講解“數字5 的乘法口訣”。第二,利用火車圖片展示形式,來要求學生將乘法口訣填寫完整。或者利用算式形式,讓學生來說出乘法口訣。
教學思考:
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字5 的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記住乘法口訣,如對口令、填口訣等教學方式,能夠憑借自身的方便性和靈活性,來調動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為其學習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數學知識源于現實生活,且又作用于現實生活。數字5 與生活中的諸多事物有關,“同學們,你們能夠想到哪些?”由此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5 的乘法口訣知識學習。而針對數學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會與自身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積極的進行問題回答,部分學生回答“我的右手有5 根手指”,還有學生回答“鐘表上一個大格是5 分鐘”等等。
數字5 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數手指、看時間等等,并且,其中都體現出了數字5 的乘法口訣內容。而且,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不能只是單純的進行數學知識的背誦,要求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后,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應用,這樣才能夠深入的理解這部分知識內容,提高自身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乘法口訣知識內容是小學數學課程知識中的重要知識內容,數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改寫編寫乘法口訣—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等等。由于大部分學生對數學乘法口訣知識的學習起點較高,如果數學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會嚴重忽視了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學習經驗。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進行乘法口訣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下小學數學學科知識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三五十五”這句乘法口訣內容與乘法計算式之間存在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對“四五二十”這句乘法口訣進行探索,如利用“擺一擺”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4×5 =20”這個計算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知識的掌握,并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來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對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理念進行深入學習,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逐漸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