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韶輝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解營小學,河北 保定 071300)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不確定因素,是阻礙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一塊擋板,也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效率慢的一條重要原因。學生處于成長階段,思維方式的轉變較差,對于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不能理解透徹,也直接導致了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了抗拒心理,隨著抗拒心理的加重,學生對語文寫作近乎放棄。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將現代化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積極創新,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要以生活為素材,將情感投入寫作中,靈活運用教學素材,從而提升寫作效率和寫作質量。
閱讀是提升學生寫作情感的重要方式,在詞文閱讀中學生會逐步地融入生活情感,對詞文的透徹理解便是寫作情感升華的見證,朗誦可協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將朗誦的語感沉淀分解形成大量的詞匯,以豐富多彩的語言表現出來,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模仿和借鑒的作用。學生在朗誦中可以調動情緒,名篇佳作的音律美、節奏美和情感美會從朗誦中迸發出來,文章的起伏段落和情感表達亦能從中體會到,長久的朗誦習慣會循環漸進的協助學生去深刻體會和吸收名篇佳作的精髓,寫作講究以讀為基準,判斷學生寫作的執行能力,朗誦是最好的見證方式,創設朗誦課堂,加強情懷體驗,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
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情感體驗提供鋪墊,讓學生隨著音樂、圖片走進作者的內心,體現作者的情懷,用真情實感與作者同惆悵、悲傷。在引導學生朗誦《懷念母親》時,筆者配上了唏噓感傷的音樂背景,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步步深入,隨著角色豐富的心理變化和心理趨向,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情感色彩的把握和文章的理解,隨著作者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不同的懷念,情感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學生在朗誦中體會到作者不同的情感色彩,強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創設情境課堂的渲染,對情感節奏的把握極致到位,情感色彩的把握和感悟更是寫出富含真情實感的文章基礎。
文章的真情實感是寫作的靈魂,文章的文筆和詞匯靈活運用是文章的骨骼,這樣的文章才成為有血有肉的文章,寫作教學中要注重文章單詞、單句的理解,文章的賞析是意境感悟的必要渠道,教學要引導學生抓住單詞、單句的重點,逐步賞析文章的精髓,體會作者的意境和情感。文筆寫作是一門藝術,文辭的積累是升華藝術的潛在因素,文章本體亦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載體,落實好學生字詞的理解,結合文章主題思想,靈活運用,提高知解能力和領會范圍,句意的不同對文章意境的表達也不同,因此要引導學生注重細節、注重積累和靈活運用。
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積累詞匯量,古詩詞作為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是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每一首流傳至今的古詩詞都蘊含著作者莫大的情懷和感悟,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古詩詞的文筆簡、韻律齊、情意重等特點可以將寫作質量帶到新的高度。又如教學中,要求學生每天都要積累一句課外名句,在課堂上輪流分享課外名句,講解該名句的內容和運用方式,同學之間互相積累,久而久之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便會加大,對文章寫作會有顯著提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文章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賞析和創作,賞析文章是提升寫作質量和效率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鑒賞優秀范文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顯著效果,引導學生在賞析優秀范文的同時要將自身的情感表達方式融于其中。文章的品鑒賞析不同于抄襲,賞析注重的是文章對詞匯的把握和文章寫作的情感所述以及表達的思想,結合自身對文章的理解與范文對比,取長補短,運用自己的文筆和情感理念創新寫作,這樣才能真正賞析文章,提升自己。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賞析時,要求學生的思想滲透和情感體驗,結合自身的想法和認知,再譜寫一些較為創造性的、新穎的情感體驗,品鑒范文要把握借鑒力度,一味照貓畫虎的寫作方式,并不能提升寫作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在寫作時要引用范文的結構、層次等表達方式,創新寫作。
綜合所述,語文寫作是衡量人才知識與素質的標準之一,寫作可以成為一個人靈魂的支柱,寫作可以是作畫譜曲,但寫作是真理的探索和情感的升華,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寫作本質的思想和精髓灌輸給學生。語文培養了學生了解和觀察世界的能力,而寫作是學生了解世界的見證,它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