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樂清市淡溪鎮第三小學,浙江 溫州 325608)
創新是民族之本,是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能為教學效率的提高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只有把握好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和技能,讓教學與時俱進。通過對語文教學的創新,學生的發展才能更加全面,課程的推進才能有據可依,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持續性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想對語文教學的課題進行創新,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的方式開展學習。為了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在課堂上采用質疑式、啟發討論式等形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符合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要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創新行為的開展,確保課堂的教學效率。
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坐井觀天》一課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采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比較重,愛玩的天性還沒有完全消失。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讓學生扮演其中青蛙的角色,讓學生呆在一個空間有限的地方。引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啟發,自主開展學習。通過這種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就會產生不同的疑問。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進行學習。讓同學們思考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道理,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怎樣突破這種局限思維。通過對課題教學的創新,學生就會在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產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推動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1]
在一些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組織教學活動的形式都是非常單一的,大多數教室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為了加快語文教學創新的力度,幫助學生從互助討論等方式透徹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教師就要靈活的組織課堂,讓學生有高度的參與欲望和深刻的課堂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
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難忘的潑水節》一課時,為了改變傳統教師作為主講的教學狀況,在課堂上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小組同學可以共同交流,探討這節課程的主要內容。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這種更加平等和自由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也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閃光點,及時聽取別人的意見。相比古板的教學方法,這就讓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板書是教學活動中必要的因素之一,能夠全面的展現教師的教學思路,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也要在板書上進行適當的創新。首先,教師要充分掌握教材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這樣才能發揮板書的積極作用。同時,在設計板書的同時,教師還要把握好板書形象化和微型化的特點,盡量保持簡潔且精美。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教材內容更加直觀簡單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識記。
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時,作為一節開放性比較強的課程,在板書的設計方面也要注重開放性。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板書的過程中,首先可以把板書設計的框架結構畫出來。其次,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從課文的閱讀中找到板書設計的關鍵詞和設計思路和主線。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就要讓學生在基本的板書框架上自己設計板書。這種板書設計的創新,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專注和認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在思考怎樣設計板書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語文課程的信心。[2]而且,這種教學模式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方便學生學以致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育者進行改革和創新不僅僅是教學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必不可缺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開展創新教學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發揮好指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課堂的學習。同時,教師也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課堂的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保證課堂教學效率最大程度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