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春城學校,四川 涼山州 615000)
興趣對未知、對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注意情感的誘發,以趣誘情,使每一個知識點都成為學生急于捕捉的獵物。教師在教學時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適當的引導,就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自己的課達到“課伊始,趣已生;課已盡,趣猶在”的境地。這樣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也會隨之不斷升高,學生會不自覺地愛你的課,期盼著下一課的到來,日積月累,學生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 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創設一個故事情景:孫悟空、豬八戒分餅,最后只剩下1 塊餅,怎樣才能平均分成2 分呢?這樣自然的引入到新課,先請學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塊餅,再實踐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塊就要用分數1/2 表示。讓每一個學生動手動腦,初步感知分數的產生,知識的過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順利地直觀地完成了預設目標,教學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念認為:不關注學生對教育活動的主動參與,不著力于教育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培育,只把教育當作知識的記憶和技能技巧的熟練過程,那么,教育將類似于“馴獸”。因此,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學習首先是一種經歷,一種親身的活動過程。因此,數學教學要與生活緊密聯系,以學生感興趣的人和事為中介,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學數學,從而萌發其數學意識,進而真正地喜愛數學,主動參與學習數學過程,使知識恢復生命,讓課堂充滿靈性。在教學中,我就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先讓學生理解圓周長的概念,再讓學生想辦法測量事先準備好的圓形實物的周長。經過學生動手實踐、討論交流,得出兩種測量方法:滾動法和化曲為直法。這時,我在肯定了學生的方法后,然后拿出一根繩子,上面系著一個小鉛錘,甩動繩子,形成了一個圓,然后提問:“這個圓的周長你有辦法測量嗎?”面對這個問題,學生不知如何解決,這時再去研究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中來。有效地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為學生學習新知提供了豐富的直觀教學資源,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有疑問,有問題,才能有思考,有創新。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巧設問題,擴展學生思維,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如:我在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這個內容上授課時,(出示課件1)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將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一個什么圖形。”然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完成操作,通過反復的試驗,學生們都得出了各自的答案。有學生說:“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也有學生說:“可是得到正方形。”還有學生說:“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師:“為什么同學們的答案都不盡相同呢。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吧。”此時,有學生說:“因為我和他們的剪法不同,所以展開的圖形就不一樣。還有學生說:“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圓柱大小不同,所以就不一樣。”師:“你們真厲害,確實如你們所說的,圓柱大小不同,展開的圖形就會是正方形或長方形,而展開是正方形是因為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緊接著,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了:“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的是長方形的長和寬或正方形的邊長,它們都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這種自主探究活動,能夠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具有具體性,越具體形象的東西他們越感興趣,所以教師不能抽象地講一些事物或案例。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定律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例如:在講乘法口訣的時候,不要讓學生們死記硬背,僅僅教他乘法口訣四個字。可以把口訣比喻為下樓梯,從第一層到第九層,看誰可以又穩又快地下完樓梯!在小學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他們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誘發學生思維的源頭就是課堂,所以課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注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有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創造提供豐富的土壤。學過心理學可以了解到,心理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是感覺、情緒、意志和性格,另一個是感受、知覺、智慧。前者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但是教育者往往都只是注意了后者。因此,教師正確的育人觀非常重要。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地轉變語氣,偶爾講一個笑話,做一個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老師的親和力。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對教師有嚴格的要求,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正確的育人觀,那么他就不可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更談不上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及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創造能力應該是更進一層次的,畢竟教師是育人的主體,所以教師就要有一顆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心,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總之,如果每一個教師都能夠運用創造性思維去教數學,認真對待每個學生,有一份教育的激情,那么每個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都能夠學好數學,快快樂樂地學數學,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看教師教,還要看學生學,只有將兩者接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甚至比預期的更高,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