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壽陽第一中學校,山西 晉中 045499)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精華,做好對其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漢語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在高中教育階段,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其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文言文內容,這對于推動高中語文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語言環境的缺失,再加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使得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始終不理想。為了更好的實現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做好對文言文知識的教學方法優化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背景下,學生之所以興趣不足,與他們沒有感受到古文知識魅力有直接關系。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要借助具有直觀、具象優勢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實現對文言文知識的直觀化表現,由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例如在進行《阿房宮賦》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杜牧對阿房宮興建及毀滅的描寫,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視頻資料,來感受和體驗阿房宮的雄偉氣派。在此基礎上,借由教師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和分析,來了解關于阿房宮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見證阿房宮興衰,來了解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同時通過閱讀、分析課文,來獲得文言文能力的提升,為推動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水平進步帶來支持。
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我發現,學生之所以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存在興趣不足、畏難心理嚴重的情況,主要與他們對文言文理解能力有限有直接關系。針對于這種情況,我會采取類比法進行授課,以實現對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對類比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同一段話現代文與文言文的不同表達方式,例如在進行《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句話,我就讓學生進行了現代文與文言文的對比,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感受兩者在語言表達、文化美感方面的差異,由此來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審美能力。其二是同一個字在不同文章中的表達類比,例如在高中文言文中主要有18 個虛詞,我在不同文章講解時,會根據其對虛詞的運用進行類比教學,讓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系統的了解虛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作用,由此來加強他們對于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為他們的學習水平進步提供助力。
組織文言文鑒賞課是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拓展學生文化事業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素養,我會經常組織和設計一些文言文鑒賞課,讓學生通過對文言文的誦讀、解析和感悟,來體會文言文之美,同時進一步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在情感表達、詞語運用方面的差別,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帶來幫助。例如我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會選擇《史記》當中的經典內容讓學生進行選讀鑒賞。在鑒賞過程中,我不僅要求學生要會讀、能懂,還要能夠聯系社會背景對當時的民生狀態、經濟水平、文化發展予以理解,由此來幫助學生獲得文言文悟性方面的提升,促使他們獲得閱讀文言文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我還會讓學生推薦一些他們喜歡的文言文素材,由此來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可以通過文言文素材鑒賞來相互學習,為他們的共同進步提供條件。
對于高中生而言,想要讓他們學習文言文,并對文言文產生文化感知和認同,就必須要進一步提升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借助豐富的教學模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在綜合分析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基礎上,會設計一些以文言文內容為基礎的課堂話劇,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演話劇的方式去進一步了解文言文內容,感受文化歷史特征,另一方面也追求借助話劇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減輕他們的高考壓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會在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后,選擇最合適的素材進行歷史小話劇的演出與設計。例如《林黛玉進賈府》就是非常合適的素材,因為其作為曹雪芹先生經典名篇《紅樓夢》的片段,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另外,該內容中角色眾多,這可以盡量做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話劇,由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體驗,提升他們的活動感受,最終在完成話劇演出的同時,獲得文化感知能力的進步與提升,為他們的文言文發展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優化,不近可以改變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還能夠為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訴求,并能夠結合對文言文內容的分析,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可以對文言文感興趣、學得會,幫助他們進一步發現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并通過文言文學習去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推動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