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楊集鎮中心小學,山東 臨沂 276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入學校生活,建立知識基礎并形成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小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但缺乏系統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啟發和培養,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圖文并重的技巧,運用發散性思維將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邏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脈絡,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多是以應試為目的,采取灌輸式教學的模式進行數學教學工作。學生缺乏自主的學習過程,因而對教師的依賴性較為嚴重,對數學學習的把控能力較差;且長期處于應試型的教學模式之下,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變為考試機器。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邏輯思維的過程,對自身的學習進行歸納、總結,便于學生把握當前的學習進度、梳理學習內容、發現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及學習節奏,從而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通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思維導圖是一種系統的思維工具,可以通過圖文并用的形式將學習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因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當前的教學形勢使得教師承擔著巨大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壓力,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吸收能力差,教學效果一般。而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思路,將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歸納,將教學的系統及節奏進行梳理,增強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把控度,提升了教學效率,從而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導圖應用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拆分和細化,并形成基本的數學體系架構,并指導學生將各個數學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填充,從而將課本中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簡單化、圖像化、脈絡化。同時,在思維導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將數學課本的內容進行分析,在每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聯想和拓展,并通過知識脈絡的形成促進學習成果的轉化,才能將思維導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梳理和學習時,教師應注重對過程的引導和協助,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有效租用,引導學生從內在對數學知識進行聯想,注重內在的關系,促在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聯想和延伸,從而以點帶面,將分散的點狀數學知識進行聯系,形成全面的數學架構,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能力,為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在進行“認識多邊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多邊形”看到中心,由此將學生所知道的多邊形如長方形、梯形、菱形作為分支向外拓展,從而將多邊形的知識進行梳理和聯想,形成一張系統的思維導圖。
整體和復習環節是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一方面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濃縮,在腦海中形成圖像印象,幫助學生利用圖文作用加強記憶;另一方面借助思維導圖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聯想和轉化,形成一個全面、清晰的知識網絡結構,從而提高復習的質量和效率,強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節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為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在“圓柱體”一課的復習中,教師可以將“圓柱體”作為中心,將這一課中涉及的體積、底面積、高、周長、半徑、體積等知識點進行總結,通過思維導圖,將圓柱體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提升學習效果。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同時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對提升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效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