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勝利花苑中學,山東 東營 257000)
合唱藝術是聲音藝術中一個高級的表現形式,一個好的合唱團如果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必須在聲音訓練上下大功夫。當然,在排練中對聲音的處理因人而異,由于對聲音訓練的意義認識不同,每個合唱隊員在聲樂方面與修養也存在差異,所以在聲音表現能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童聲合唱則用其最自然、純潔的聲音去表現作品,這與童聲合唱的藝術訓練演唱方法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怎樣才能訓練一支好的童聲合唱團呢?我將從以下幾點談談我的看法。
作為一名合唱隊員不管是排練任何一種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去聽音樂,聽覺的訓練在合唱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開始進行的合唱基礎訓練時,就要培養合唱隊員的立體聲耳朵,不能只停留在單聲道耳朵,要讓合唱隊員養成永遠互相傾聽,聽著唱的好習慣。可以從簡單的二聲部開始訓練:一個聲部在唱,另一個聲部隊員在聽,然后在進行交換,不僅會唱而且要做到心中有音樂。在多聲部和聲聽覺訓練中要求合唱隊員感受多聲部的合唱聽覺,建立多聲部聽覺意識,強調各聲部在平衡中達到統一、和諧。只有會聽了才會唱,只有聽準了才能唱準音樂。在排練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不融合,那就是因為有些隊員只顧得唱自己的聲部而聽不到其他聲部的音樂,所以,聽、唱始終融為一體。
要想合唱團發出和諧好聽的聲音,就要有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用聲訓練。用聲訓練也就是合唱發聲訓練,是建立在正確呼吸訓練的基礎上的,通過用聲訓練發出人們認可的好聲音,它可起到以下作用:一是激發合唱隊員的興趣和參與愿望;二是培養對于改善聲音的主動性意識,以獲得松弛、清秀、悅耳的音色;三是幫助合唱隊員認識其聲音的潛力。
練習1:用鼻子做基本呼吸,不要提胸腔或聳肩,先情圣用“a”或“f”吐氣,然后體會身體自然吸氣的感覺。
練習2:像聞花一樣的連吸三口氣,吸得同時擴張咽部,然后吐三次。這個練習能有效的擴張鼻孔、胸腔和背部下方,仿佛它們試圖要向身體傳遞芳香一樣。
練習3:想象著吹動蠟燭、吹動紙風車、吹涼一碗熱湯、吹化玻璃上的冰霜。
練習4:站直開始吐氣,慢慢向前彎曲身體,直至手碰到腳趾尖,保持這個姿勢直至吐氣的動作結束,然后吸氣,慢慢再次挺直你的身體,此時要體會到腎臟附近和背部下方一對肋骨以下的部位擴張。
練習5:讓合唱隊員模仿各種不同的自然聲,可以放松隊員們緊繃的肌肉,使橫膈膜活躍起來。
童聲最美的聲區是假聲聲區,不會假聲發聲的學生不能適應合唱團訓練。不過,我們不需要向兒童闡述什么是“假聲”,以及“假聲”發聲的勝利狀態,判斷學生是否已經用到了假聲,是聽聲音是不是很“擠”很“緊”,如果有“卡”的感覺說明學生沒有掌握假聲的發聲方法,或在這個音高上變換母音,尤其是開口母音更不容易唱出來。
在發聲訓練上我運用了一個簡單地方法:第一,提起笑肌自然微笑狀態;第二,在此狀態下找到打哈欠的感覺,打開口腔;第三,在打哈欠的狀態下咬字,咬住字頭,每個字都要歸韻,用”先說后唱,以字帶聲,以“念”帶“唱”的方法使學生實際上是在用“假聲”帶“真聲”達到以“假聲”為主,真聲假聲融合在一起的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像京劇中的念白那樣“念”唱的時候輕一點、柔一點、暗一點、直一點便可,始終讓學生盡量做到“輕、柔、暗、直”讓自己的聲音美起來,既能保護兒童的聲帶不受損傷,嗓音不受破壞,又能達到用假聲獲得頭聲歌唱方法。
各人的音色有差異,或嗓門大,或嗓門小,或靠前,或靠后,因此要通過各人的調節把聲音向一個標準上靠攏,這個標準就是指揮提出來的音色范本,因人而異,不僅各人要調節音色來適應本聲部的統一,各聲部也要通過調節來適應整體統一。我個人在排練過程中喜歡以女低音為準,其他聲部向其靠攏,不過有時也因作品而定。
1.拍點一致。指揮給的手勢拍點要清楚,所有人都要合上,在初排時可以擊響拍。
2.開頭要齊。有些人害怕自己先冒出來,聽見別人唱了才敢唱,因此造成歌曲開頭不齊,在排練時時刻注意糾正,一開始就給隊員樹立自信的意識。
3.收尾要齊。樂段的收尾要讓大家清楚延長幾拍,指揮要有收拍動作和清楚的預示。樂句的收尾不要“吃拍子”,兩個樂句之間的換氣要快,不使音樂有明顯的停頓。
4.換氣要齊。該換氣的地方要告訴大家做好標記,并在排練中鞏固下來。長樂句要安排循環換氣的地方,保證音樂連綿不斷。
5.附點要齊。小時值得附點容易被忽略,要細心聽辨、及時處理。
6.相同節奏的聲部應集中練習,唱齊之后再加入不同節奏的聲部。
從音響學的理論來說,只要有一個人唱不準,這個人所在聲部就不和諧,整個合唱團也會不和諧。首先統一單聲部的音準,單聲部的音準是整體音準的基礎,想要過關就要求每個人都要唱準、熟練。常見的情況有,單聲部演唱時沒問題,但整體一合排,就有人跟著旋律聲部走調,原因就是各人聲部不熟練,低聲部很少唱旋律,樂譜難度又較大,所以音準問題較多,特別是處在內聲部的女低音,不太容易被聽到,更需要特別注意。其次是統一不同聲部之間的縱向音準。不同聲部之間的縱向音準即合唱團整體的音準,在排練過程中指揮要細心聽辨、冷靜分析,找出影響音準的問題及時解決,爭取獲得更和諧的效果。
保證合唱團音色的統一要做到歌唱方法的統一,在排練過程中,要讓音量過大的學生收小一些,音色過亮的學生圓潤一些,吧棱角磨平些,力求做到聲部之間音色均衡。就如同一張蜘蛛網,在演唱一首多聲部作品時,會出現多個聲部同時演唱,這時就要求由分散最后到聚攏,始終音色要統一,聲音回旋在這張網之內,需要仔細聽辨每個人的音色并做及時調整。
總而言之,童聲合唱的藝術感染力是獨有的,合唱的聲音訓練是為了獲得高質量的整體合唱效果它的作用不僅僅在于發聲練唱,它要根據母音的發聲特點與作品的咬字吐字,結合合唱隊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練習,要達到優質的合唱效果還必須練好氣息、音色的統一、語言的準確、各聲部音量的均衡、力度的把握以及音準節奏等各方面有機的結合,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使童聲合唱更純真而自然,表現出他們獨特的魅力,不僅能讓孩子們用美的聲音表現美的音樂,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歌唱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用心去歌唱,這才是最棒的童聲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