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師范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人體素描,顧名思義就是以素描為基礎的表現形式,以人體作為載體來進行創作的素描作品,是美術課程中的基礎課程,可想而知其重要程度[1]。然而當前的人體素描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問題,影響著高校人體素描課程的水平和質量。隨著社會對于藝術類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對于如何開展高質量的人體素描課程就是各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應針對當前的教學情況不斷探索符合社會需求和人才發展需要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人體素描教學工作的推進與創新。
當前我國的人體素描寫生課中一直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目的不明確的問題,教師過度追求對于三度空間的展現,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授學生如何畫得準、畫得像,如何展現立體感等方面,卻缺乏對于人物的表現力和對客觀事物的概括能力,致使作品缺乏生命力和靈魂。
素描人體寫生在作為繪畫的基礎練習的同時,還要求學生創作出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作品。教師應該以審美的培養為教學核心,使學生在對優秀作品進行觀察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對于美的感受和認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層次的空洞美感,從優秀的藝術作品中品味其內涵和魅力。
當前的人體素描教學還停留在繪畫性素描的階段,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沿用致使教學方法和內容無法得到創新和發展,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藝術觀念的落后造成了課堂效果不盡人意、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2]。教師通常只注重學生對于人體特征的客觀描繪,而缺乏對于表現形式的關注和挖掘,缺乏新穎的創作理念,長此以往,就會限制學生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在課程設置方面,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充足的練習,進而造成基礎課程的掌握不過關,無法適應后續學習內容的嚴重后果。連人體器官的基本結構都未掌握,又如何完成對于人體的塑造和描繪。在缺乏繪畫基礎的情況下,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更是無從談起,機械式的學習方式只會加重自己的學習負擔,同時也加大了教師的授課難度。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創新成為高校美術教學的唯一發展出路。由于傳統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人體素描寫生課程的設置缺乏合理性和創新性,十分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高校應該認識到人體素描教學的重要程度,給予其充分的重視,科學地規劃人體素描的課時安排,明確教學目標和培養方式,結合學校發展情況和學生的個人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于人體結構和動態規律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習中外優秀作品的同時總結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表現手法,著重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水平,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高校人體素描教學大綱的老化使學生的思維呈現出單一化、同質化的傾向,素描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個人特色和創新思想,根本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因此,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兼顧專業基礎課的內容和藝術理念的傳遞,不僅要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更要重視學生藝術個性的塑造,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表現風格。
教師可以適當加強學生對于人體藝術的欣賞,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表現的內容和形式,在寫生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并且靈活運用藝術的實踐經驗和自身的美學修養,挖掘寫生對象的特征和美感。
作為教育的基本原則,因材施教是高校人體素描寫生教學應該時刻秉承的理念,藝術因為有差異的存在才能展現出內在的美感,正是由于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才塑造出了精彩的人類世界和繽紛的藝術世界[3]。高校的人體素描教學由于重視學生素描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一味地追求統一的模式化教學,久而久之就會遏制學生的熱情和想象力。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學,在提升學生素描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素描教學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環節,在高校美術教學的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各高校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素描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中要尤為重視學生對于人體素描的學習和鍛煉,打好基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不斷總結和優化教學經驗,勇于進行教學改造和創新。全面提升高校的素描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個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