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高級中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隨著情境教學法在現階段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創設的具體教學環境中,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活躍度。例如,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開展講故事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相關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活學活用的能力。
學生通過在創設的具體教學環境中,在對人物事件的分析上,得出結論。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愛默生曾說,“有如語言之于批評家,望遠鏡之于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通過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人們會對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中,形成對愛國主題、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等思想觀念的正確認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認識到人文素養對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人文素養是學生內在品質的一種外在表現。教師要注意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中獲得情感體驗,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方法、審美能力和思想觀念等,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內化學生的人文核心素養。例如,在“民主管理的教學”中,通過對典型案例“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成功方法的教學,切實讓學生感受華西村成功的管理經驗和模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對居民自治的理解,引導學生了解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服務的民主管理模式,充分調動了居民對管理的參與熱情和信心。而學生在學習之余也會聯想到自己,要珍惜自己享受到的權利,培養學生在班級事務中的自主性和責任性,逐步培養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
同時作為一名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和有道德的學生,要將知識的學習與社會發展和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才能。正如雷鋒所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歸屬感。學生在通過對華西村成功案例的探究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遷移和延伸,由個人上升到國家和社會,深化學生的道德情感,逐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步入高中階段后,情感和心理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釋放。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的政治學習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平等地進行政治知識的談論和交流。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聆聽過程中更好地取長補短,完善學生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加強思想品德建設”的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杭州保姆放火案”中保姆的行為,表達自己的看法,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的約束作用。正如達爾文所言,“人類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級的階段,就是當我們認識到應當用理智控制思想時”。通過在小組討論的方式下,學生思想進行碰撞,對問題的認識也會逐步深化,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交流討論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不難發現,溝通更容易營造良好的交流環境和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從而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人文素素養內涵。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所以,教師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和點撥學生。關注對學生心理需求、情感表達、學習方式和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引導和培養,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對事物正確的認識,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展示國慶閱兵的場面,讓學生思考,體現了哪些中華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思考的大方向,如愛國主義和民族凝聚力等。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認識到,閱兵展現了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加深了學生對人文素養進一步的認識和深化。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積極的意義。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進行自主探究,內化人文核心素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深化人文素養;教師引導點撥,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等的方式中,將人文素養的培養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