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馬坪中學,廣西 來賓 545811)
信息技術的無限魅力,深深地熔鑄到不同學科的教學中,成為新時代教育教學的突出特點,微課是信息技術得以全面發展的主要產物,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形式。課程教學的全面推進,為微課的開發,創造廣闊的空間,課堂教學的氛圍隨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意識也得到明顯地提高,教與學的關系更為溫馨、和諧,其影響力尤為深刻。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抓住最佳的教學契機,根據重難點知識,調整微課運用的進程,以其高效、便捷的方式,展示抽象、晦澀的歷史情節,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領學生積極地探索歷史知識的奧秘,感悟歷史知識的真諦,一步步地拓寬學生學習歷史的范疇,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黃金時期,大部分孩子的性格比較外向,喜歡新鮮的事物,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學生內心對知識的需求,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以微課為主的現代化技術,無疑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能夠打破沉悶、煩躁的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心神,不自覺地融入到新知的探究中。對于初中歷史課堂而言,開發微課,可以打破以往灌輸式的教學,體現學科認為人文性的特點,更以更獨特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內容簡潔明了的知識,設計精彩的環節,呈現歷史教材中重要的時間、人物和事件,演示每個教學思路,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便于學生識記重難點知識,改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通過微課,更全面地掌握每個歷史故事的背景、經過和意義,更利于發掘學生歷史學習的潛能,實現微課與歷史課堂完美融合,開創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新局面。
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課堂教學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而微課的應用,有效地改善課堂氛圍,協調師生間的關系,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近所學的知識,清楚的明白所掌握的重點信息,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扭轉課堂被動的狀況,靈活地運用微課組織教學,建立溫馨自由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成功地化解學生學習歷史的難題,與學生進行討論、發現解答問題的好方法,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
單純地依靠教材,是無法與學生內心強烈的感知意識結合起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科素養也得不到全面地發展。此種情形下,扭轉課堂無趣的狀況,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內容,把微課引入其中尤為關鍵。作為初中歷史教師不能再一味地從課本上提取信息,而要合理地應用微課,盡可能全面地為學生提供歷史知識,拓寬知識的范疇,濃縮知識,建立立體型的結構,增加課堂知識的容量,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引發學生感知歷史的意識,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
不同的知識所帶來的效果不同,而情感教育則是各學科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只有運用微課,把情感教育悄無聲息的滲入到課堂中,學生道德修養和素質的提高,才會成為必然。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把學科的特點釋放出來,根據教學過程和所學知識,把學科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以微課的形式,提煉出來,進行形象直觀的展示,讓學生更全面地領會其中的情感,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以達到學生歷史道德品質的形成。在學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節課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這樣的教學方式,把“開國大典”的精彩片段作為微課的制作核心,學生展示新中國成立前期的籌備工作以及開國大典時的盛大景象,運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震撼的場景,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將愛國情懷融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順利地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總而言之,微課的開發和運用,是教育教學改革得以深入的重要表現,也是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最有利的支撐和保障。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在探究上文中,所提到的開發微課的現實意義外,還要巧妙地運用上述教學策略,把歷史學科的特點與微課教學的優勢,進行有機地統一,讓學生接觸到更為豐富、優秀的歷史知識,不再框定在一定的范圍內,而是借助微課的利用,幫助學生成功的化解學習歷史的難點,指引學生走出學習歷史的困境,以新穎獨特的方式,上好每節歷史課,讓學生品味到歷史學習的快樂,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從而推動初中歷史課堂邁向更高的臺階。